支付寶被罰18萬,網友:銀行違規的更多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的隱私似乎變得透明起來,央行對支付寶的處罰初衷肯定是為了保護用戶的個人隱私,而支付寶方面也認可了這次的處罰,但網友顯然並不買賬,面臨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信息,顯然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支付寶因7項違規被罰

今天(4月8日)下午,經多方媒體披露,支付寶近日又“吃”了一張18萬的行政處罰單。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發佈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因違法相關規定,支付寶處以罰款18萬。

支付寶被罰18萬,網友:銀行違規的更多

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洩露意味著什麼

你的交易信息完全被記錄意味著什麼?

金融類的賬戶具有唯一性(財產安全),賬號和真實用戶是強對應,且排他的,一條支付信息包含的信息有:交易雙方信息,發生金額,發生地點。

小額支付的高滲透率大大的提高了信息的密度,如果把一個賬號下的支付信息彙總,可以準確的還原出這個賬號下用戶的:生活半徑、行動路徑、作息規律、人際關係、消費水平、消費偏好...更重要的是這些信息是可以準確的還原到真實的人(身份認證開通服務),建立數據和人的映射,在同一身份的ID下,疊加其他來源的信息,完全可以比你自己更懂你...

支付寶被罰18萬,網友:銀行違規的更多

我們的個人隱私是如何洩露的?

小編最近經常接到一些固話,電話那頭問我需不要需要裝修、傢俱之類的東西,剛開始的時候我還納悶他們怎麼知道我的電話,後來慢慢就明白了:不久前買房子的時候我在文件上寫的就是我的號碼,這樣一來,搞裝修和賣傢俱的搞到我的號碼也就不足為奇了。“你妹的售樓中心”反正我就是這樣想的。這是很典型的一種洩露手機號的方式,當然,遠不止這一種。

支付寶被罰18萬,網友:銀行違規的更多

辦會員卡:不管是飯店還是超市,都有各種vip、svip,辦會員卡的時候總得留下自己的手機號吧。

網絡:各種各樣的驗證碼,想一想你用的手機號註冊了多少個網站賬號?

保險:這個,還需要小編做更多解釋嗎?

街頭問卷:有時候走在街上就會被各式各樣的人攔著講解他們的調查或產品,更無奈的是他們非要在那跟我們軟磨硬泡要我們留下手機號,想要快點溜走,只能將自己的手機號給他們了。

論壇、貼吧:在論壇和貼吧逛的時候,小編建議大家不要將自己的手機號留在論壇或者貼吧的某一樓,因為這些信息是完全公開的。

支付寶被罰18萬,網友:銀行違規的更多

公用充電樁,一樣可以盜取用戶隱私信息

1. 手機接入手機充電樁時,如果充電樁需要權限請求一律拒絕。(包括USB調試與設備信任)

2. 部分手機充電樁中有提供插座,用隨身攜帶的設備進行充電。

3. 部分手機充電樁中只提供USB孔,如果遇到這類的手機充電樁,切記使用只有充電功能(無數據傳輸功能)的充電線。

4. 使用手機充電樁時將設備關機。

針對支付寶被罰款18萬的處罰,網友這麼說

支付寶被罰18萬,網友:銀行違規的更多

網友A表示:支付寶雖然在做大數據,但好歹都是告知後我們自己提供的,又不是黑客竊取,為什麼要處罰?

網友B表示:我們在支付寶填的東西不多,在銀行開戶也填好多東西,單位信息都跑不了,這個銀行怎麼沒事?

網友C表示:央行不能偏心,支付寶做的不對的地方,該罰就罰,也是為了我們儲戶著想,銀行該罰的地方也不能少哦。


寫在後面:

小編有話說,行政機關對於某企業的處罰肯定是合理合法的,這點毋庸置疑,但就像網友說的,我們的隱私都如此被大數據化的今天,到底誰應該對這點負責呢?希望我們真的擁有自己的隱私,隱私權得到真正的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