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比亚迪“广告门”事件》

今日还热映吗?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汽车品牌常会因新车上市,而备受关注。但前段时间比亚迪遇到的突然在广告圈被“刷屏”、引来众多吃瓜群众的情况,却是因为一起到如今仍迷雾重重的“广告门”。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突然爆红的双面女 深陷泥潭的比亚迪

比亚迪于7月12日发布一条声明,称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高管身份,用伪造的比亚迪印章与其它单位、机构签署业务合作合同。对此,比亚迪均不知情,也与比亚迪无关。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那么李娟是谁,在这起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身份?下面关关给大家敲敲小黑板,画个重点。

  1. 李娟,在6月26日当天,她以“自己1200万元房子来源不明”为由向上海公安机关自首。
  2. 李娟有着双重身份——在广告公司方面前,她是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华东区域市场部总经理;而在比亚迪总部相关负责人面前,她是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
  3. 李娟口中的“老板”、该事件的重要人物——“陈振宇”无从查证。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当我们搜索相关报道,会发现该事件涉及到的个别广告公司的负责人与李娟曾是同事,虽然并不熟悉,但对她工作能力还是有一定的认可,上海雨鸿的汪晓婷便是如此。

其他公司负责人也同样没有发现其中端倪,与之签订协议,这其中还包括阿森纳足球俱乐部。与此同时,在欠款数额巨大的情况下,李娟在自首的6天前,竟然又与一家公司完成了一次协议签署工作。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所以,如果说比亚迪之前的声明透露出的是对李娟等人的谴责,那么上海竞智广告有限公司在7月13日的一篇名为《人BY脸,天下无D!》的文章就将矛头直指比亚迪公司了。

随后各大媒体的报道也多是不利于比亚迪的。除了这些利益受损的广告公司,广大吃瓜群众在看到铺天盖地的报道后,也是“一边倒”地指责比亚迪的做法,比亚迪一时间被推上风口浪尖。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持续发酵的广告门 众说纷纭的迷雾阵

从事件刚开始发生到现在,各家媒体报道的内容由叙述事件,到猜测和深究其背后的秘密,但事件真相仍然还是未解之谜。

确实感觉十分烧脑,如果按照比亚迪发布的声明来看,这是一个与比亚迪毫不相干的女人,那么她为比亚迪做广告宣传又不图利益的行为让人很是不解。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如果李娟真是骗子,那么对于比亚迪方面来说,被人伪造印章后与其它公司谈本公司内部并不承认的虚假合作,是冤。

而对于其他公司来说,真实地签订了合同,垫付巨额费用、付出大量劳动成本;甚至部分公司为了实现合作,拿大量的资产做了担保,如今还要面临破产危机,更冤。

虽然吃瓜群众并不知道孰是孰非,但是就前期比亚迪方面的言辞和行为来看,舆论一边倒的趋势很明显。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当该集团的李柯微信回应称遭陷害时,网友们发表的评论也都是颇带讽刺意味的。比亚迪方面虽然发布了多次声明,但却一直回避,不但只精选了几条积极的言论,而且并未及时跟进事件,给大众作出解释和反馈,从而失去了与外界对话与沟通的好机会;而多次被曝出拒绝与广告公司交流的行为更是让更多人对比亚迪失去了信心。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不过这几日,比亚迪方面的态度有所转变。在发给广告商的告知函中,比亚迪称愿意与相关公司沟通,并按照警方针对事实和金额的核查认定,与相关公司商讨合理解决方案。也有报道指出,已经有供应商约了比亚迪这几天见面,但方式是分别进行沟通。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事件背后的疼痛点 何去何从的受害者

有专业人士分析,“如果此次事件真的和比亚迪总部有关,那么可能的原因至少有两个:一是比亚迪做“表外业务”,即上市公司没有将一部分业务支出写入财报中,保证股市稳定;二则是如李娟自述信中所言,比亚迪公司内部有斗争,高层为了获利获权进行争夺,而陈振宇的消失背后,则有可能是比亚迪内部高层的一次‘政变’失败。”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但是目前最重要的已经不是纠结于这些传说中的“阴谋”,或是“阴谋”的主角们,而是承担了巨大损失的广告公司方面该何去何从。上海竞智广告有限公司CEO也表示现阶段广告商无意追责李娟、纠结她是谁,而是要求比亚迪总部认账,支付工程款项。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其实,比亚迪目前的行为在法律层面上来说是合法的。李娟不是公司员工,使用的邮箱也不是正规的企业邮箱后缀;并且李娟还涉嫌私刻公章,这样的合同也确实是无效的。

可从情理方面来看,不管真相如何,广告供应商们都确实是事件的受害者。三年的时间里,他们也曾核实,但仍无故承受巨大损失,甚至会家破人亡,那或许将引发另一起令社会轰动的事件。所以比亚迪即使赢了官司,不予负责,也会受到社会谴责,这对双方都不利。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然而,这同样给我们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比亚迪方面也同样是受害者呢?他们也无故承担了不小的损失。目前的舆论使其品牌受到伤害,使其在资本市场方面处于不利境地,比亚迪股价一直呈下跌趋势。

比亚迪“广告门”:今日无要闻,只有烧脑到头秃的吃瓜群众

事件已经发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相关部门还没有发表正式说明,相信大家也和关关一样期待真相,期待这起“广告门”事件带来的伤害能降到最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