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需把握这几个重点!

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要求的重要改革举措,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强化人大监督职权、明确政府报告责任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党中央落实宪法规定、有效实施宪法的一项重要创制性制度安排,对于管好用好国有资产,更好发挥国有资产效益、造福人民,对于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阶段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聚焦」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需把握这几个重点!

把握意见总纲,坚持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的正确方向

要将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统领工作。各级人大一定要通过学习,深入理解把握中央意见出台的相关背景、基本原则、主要精神和核心要义,准确把握各类国有资产的性质定位、管理目标和监督重点,充分认识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国有资产底数不够清楚、管理不够公开透明、人大监督所需信息不够充分和监督不够有力以至国有资产人为流失、无效损耗、效益发挥不充分等突出问题,深入研究落实提高报告质量、加大监督力度、推进公开透明、健全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此为基础来谋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突出制度建设关键,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

要通过改进完善人大监督体制机制,建立完整统一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具体制度和工作机制。按照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要求,2018年省级和11个市要全部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2020年实现全覆盖。

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根据时限要求,按照“1+X”的制度体系,尽快把本地区的报告制度建立起来。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要牵头起草《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政府相关部门要出台配套文件。

在制度起草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度要体现中央意见和省委将要出台意见中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全口径、全覆盖的要求,要体现关于强化监督力度、提高监督实效、加大问责力度的要求,要体现加强国有资产监督与预决算审查监督衔接、建立起多层次多角度、既相互分工又有机衔接的人大国有资产报告和监督机制的要求。二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各类国有资产的总体规模、管理体制和基本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的范围、重点和目标,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统计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建设等情况,并借鉴外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制定制度打下坚实基础。三要坚持问题导向。要找准本地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针对性,着力推动解决突出矛盾,推动建立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四要体现地方特色。山西省属于资源型地区,国企国资占比较大,除了全国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外,要对一些个性化的问题和探索性的做法进行梳理和总结,聚焦具体问题和本地区特有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建立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

做好审议报告环节,确保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取得实效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关机构要严格按照本地区建立的报告制度听取和审议报告,明确国有资产报告的方式和重点,审议程序和重点,开展好前期介入、监督调研、初步审议、问题整改、向社会公开等工作。政府相关部门要按要求做好报告工作,提高报告质量,综合报告要全面反映所有国有资产基本情况,专项报告重点反映某方面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报告中既要有实的数据,也要有动态的管理情况,既要看到成绩和现状,也要看到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既要立足当前,也要着眼长远,切实向人大提交一本完整的明白账。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刚刚起步,为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关机构要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制定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五年规划和确定好年度专项报告议题。五年规划的内容,不仅包括专项报告的分年度安排,还包括逐步充实各类国有资产报告内容、健全国有资产会计、统计等基础性制度的安排等内容。年度专项报告的议题根据五年规划安排,必要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议题建议既要有情况反映,又要有综合分析,还要阐明提出议题建议的理由,听取报告的重点内容。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定于2018年11月审议省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书面报告,重点听取和审议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口头报告。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将适时组织开展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题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形成调研报告,为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审议报告提供参考。

立足稳步推进目标,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有序开展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强化能力建设和机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要制定工作方案,排出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根据人大和政府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工作中承担的任务,确定各自的牵头部门,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切实抓好落实。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关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开展工作,同时加强对下级对口部门的工作指导,指导下级部门按规定开展工作,及时帮助沟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跟踪了解下级部门建立报告制度和开展报告工作的进展情况。人大相关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要加强协同配合,定期通报工作进展,确保信息畅通,形成工作合力,在全省建立起人大和政府部门间横向协作、上下纵向联动的国有资产报告工作体系。此外,目前山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责任部门不明确的问题,政府要统筹优化国有资产分类归口管理,明确各类国有资产的监管责任主体,将山西省所有国有资产按照中央明确的专项分类归属到四大类国有资产范畴,确保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顺利开展。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关机构要切实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人大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目的是帮助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保证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实施,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可以说监督也是对政府工作的支持,以形成和加强改进工作的合力。但二者毕竟分工不同、职责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对政府的日常工作和企业的正常经营,不能越俎代庖。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复杂,一些问题涉及到体制机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时,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可操之过急,要与政府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有序推进。

「聚焦」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需把握这几个重点!

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增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的开放性和实效性

公开透明是最有效的监督方式。要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相关工作向社会公开,让人民来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安全。要按照监督法等法律规定,及时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及审议意见,政府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的情况或者执行决议的情况,向人大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报告的五年规划和年度安排,在印发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同时,也可采取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要健全国有资产报告和监督的公开机制,让国有资产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来监督,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透明度和公信力。要有针对性地回应社会关切,包括国有资产家底和规模,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增进全民福祉等情况;向人民公开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解决问题、推进改革的目标和政策措施等;还要如实公开各国有资产监管主体推动落实人大审议意见,推进整改问责的有关情况等。通过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国有资产监督破题更准、建议更实、力度更强。当然,国有资产种类较多、情况复杂,按照相关法律需要保密的事项,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处理好公开与依法保密的关系。

用好联网监督平台,创新人大国有资产监督工作手段

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信息化建设是国有资产管理和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全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开展国有资产清查核实和评估确认,尽快摸清家底,准确掌握本地区国有资产基本情况,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目前,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在全国人大开发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软件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提出符合山西省实际的软件开发需求,并正在积极与省财政厅对接近5年预算数据的填充工作。全省市级人大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建设已全面启动,正在抓紧实施,确保在2018年10月底前完成。省国资委正在建设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大数据平台。这些都为下一步开展国有资产联网监督创造了条件。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关机构要根据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工作要求,按照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的统一安排,进一步拓展监督系统功能,研发国有资产监督模块,要在数据联通的基础上,加强预警分析,提高监督的实效性,逐步实现对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全过程动态监督。

「聚焦」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需把握这几个重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