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心學管窺:一弓無強弱,二人力不同

邵子心学管窥:一弓无强弱,二人力不同

【綱】

夫弓固有強弱,然一弓二人張之,則有力者以為弓弱,無力者以為弓強。故有力者,不以已之力有餘而以為弓弱,無力者不以已之力不足而以為弓強,何不思之甚也!一弓非有強弱也,二人之力強弱不同也。

【目】

力之強弱有分,一弓何分?有力謂弓弱,無力謂弓強。不思己力之有餘不足,而弱強其弓,何誣弓而昧己也,凡事如弓然。

【管窺】

邵康節指出,弓有強弱,但同一張弓,不同的人去拉,力氣大的人覺得很輕鬆,力氣小的人覺得很艱難。所以,力氣大的人不應該因為自己力氣大就覺得弓弱,力氣小的人也不應該因為自己力氣小就覺得弓強,為什麼不能辨證地思考呢?就一張弓而言,是不可能忽強忽弱的,但每個人的力氣不同啊。

黃畿認為,人的力量有強弱,但同一張弓不分強弱。力氣大的覺得弓弱,力氣小的覺得弓強。卻不去思考,其實是自己的力氣有大有小,因為自身的原因以為弓有強弱,這不是誣賴弓卻迷失了自己嗎?凡事都和弓一樣。

這段話可以用《小馬過河》的故事加以佐證,小馬不知道河水深淺,問小松鼠,小松鼠說河水很深,強渡會淹死的;問老牛,老牛說河水很淺,很輕鬆就過去了。小馬猶豫不決,最後決定試一試,最後發現河水並不如松樹說得那樣有沒頂之災,也不像老牛說得那樣輕鬆,而是不深不淺剛剛好。

其實,這裡談的是個人經驗是否普適的問題。答案是,個人經驗具有參考價值,但要普適,必須落實為更加具體的數據,而非相對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