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維超:某些領導的「馬前卒」可以勒馬了

近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披露,安徽省天長市土產雜品公司原經理王明海挪用77.9萬元公款借給頂頭上司胡安寧償還個人債務。面對調查人員,王明海的回答竟是“礙於情面,不敢拒絕,希望提攜”。

最終,這個領導的“替身”“馬前卒”落到開除黨籍處分,免去職務的地步,可謂咎由自取。其實,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某縣領導因購買和乘坐超標車被紀委調查時,辦公室主任主動站出來攬責,替縣領導“分憂”; 湖南官員當“槍手”給領導替考;下屬為領導“撈金”甘當“二傳手”,這些現象依然普遍存在。在這麼嚴厲的反對“四風”,清除腐敗的政治氣氛下,如此的“上下配合”“裙帶勾結”不免讓我們深思。

難道僅僅是礙於情面,同事感情,亦或是上下級的關聯性沒處理好嗎?顯然不是。

“大內總管”“馬前卒”“搶手”“領導紅人”這樣的“名分”在以往的官場早已見怪不怪。那些領導的下屬,千方百計討領導歡心。一是鞍前馬後,“為領導想在前面”,這個“想在前面”除了接待環境,人際處理,當然慢慢也就演變成“遮風擋雨”,替還債,主動攬責。二是做領導“替身”,小到替領導開會,寫報告,大到為領導批條子,逐步就成了領導的“大內總管”“二當家”。三是為領導做“二傳手”和代言人,傳個風,送個信,爆個內部消息,甚者就演變成領導貪腐的“算盤先生”,領導索賄,他去張口,領導“辦事”,他去打前站。

綜合以上所謂,可以得出結論:四風問題痼疾猶存。一方面,身為領導幹部,對於下屬的““卑躬屈膝”“阿諛奉承”坦然自若,樂得享受,這是官僚主義和享樂主義在作祟,一些幹部仍然認為自己是“一把手”,理應被“伺候”,享有特權,這是身份的體現。此外,上下級搞裙帶關係,拉山頭、搞宗派、暗通款曲、共同進退,早形成 “利益共同體”同樣是官僚主義的痼疾。另一方面,下屬甘為“替身”絕不僅僅是心甘情願,“表忠心”也不是真的忠心耿耿,而是私利驅使,為領導“分憂”,自然會被領導重視,甚至成為“一條繩上的螞蚱”,領導吃肉,也忘不了給你一口湯喝,提拔任用自然優先考慮。如此的上下級關係,一定會嚴重干擾正常工作秩序,也一定會讓人才選拔揹負陰影,如此腐朽觀念惡性傳承將是黨員幹部作風的一大禍害。

淨化政治生態是長期工程,要從宏觀著手,也要從微小處下手,要逐步推進,也要善於“回頭”,像這種搞“領導崇拜”“山頭主義”、“團團夥夥”違法違紀問題,一定要時時抓,處處抓,反覆抓,讓這種腐朽的封建思潮和臭名昭著的官場遺毒被徹底剷除,還政治環境以“綠水青山”,某些領導的“前卒”可以勒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