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拉稀腹瀉怎麼判斷症狀和治療方案

病理性下痢:

細菌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芽胞梭菌等。

仔豬拉稀腹瀉怎麼判斷症狀和治療方案

病毒性:輪狀病毒、傳染性胃腸炎(TGE)、流行性腹瀉(PED)、科布病毒、豬瘟、流行性感冒等。

原蟲:球蟲、弓蟲等。

內寄生蟲:蛔蟲、鞭蟲、腸結節蟲等

仔豬黃痢:

排出黃色水樣糞便,急性死亡

病仔豬主要表現拉稀,呈黃色水樣糞,不能哺乳,仔細觀察時可發現含有乳塊或小片,後期肛門周邊看不到糞,只能看見水流出,當抓住時,隨叫聲從肛門排出糞水或噴射樣的水便,肛門失禁、皮膚沒有彈性,很快出現酸中毒,昏迷死亡。

仔豬拉稀腹瀉怎麼判斷症狀和治療方案

仔豬白痢:

體溫不高,哺乳正常,死亡率低,有的自愈,病程在5—7天,很少有脫水錶現,一般冬季發生此病的較多,再就是陰雨連綿、溼度大時易發生此病,大多數不出現水樣或噴射樣糞便。

排便基本是白色、灰色、淡黃色有腥臭味,粥狀、糊狀糞便,肛門周邊帶有糞便。

保健方案:

以調整胃腸道內菌群平衡,達到預防和治療仔豬黃痢的作用。用益生素(腸樂)同時喂服,可提高療效。

白金肽2kg+阿莫西林1kg+氟苯尼考1kg拌料1000斤,連用3-5天。

仔豬紅痢:主要表現為出血下痢,腸壞死。

肌注:青黴素/林可黴素。

治療:拌料:白金肽2kg+阿莫西林1kg+林可黴素1kg拌料1000斤,連用3-5天。

豬輪狀病毒感染:

1、 常發生嘔吐。

2、 迅速發生腹瀉,呈水樣或糊狀,糞便顏色有黃白色、灰色或暗黑色。

3、 常在嚴重腹瀉後2~3天產生脫水。

4、 由於脫水導致血液酸鹼平衡紊亂。

5、 衰竭致死。病的嚴重程度,取決於仔豬日齡和環境狀況,初生仔豬感染率高,發病嚴重,死亡率達100%,10~20日齡仔豬症狀輕,死亡率10%~30%。當外界溫度下降,繼發感染大腸桿菌時,能使病情加重和死亡率增加。

1、對病豬進行對症治療,用糖鹽水或口服補液鹽給病豬自由飲用。

2、磺胺脒2克、次硝酸鉍2克、小蘇打1克口服。

3、氟苯10—20毫克/千克體重,肌注,每天2次。

4、白金肽2kg+阿莫西林1kg+氟苯尼考1kg拌料1000斤,連用3-5天。

仔豬拉稀腹瀉怎麼判斷症狀和治療方案

豬傳染性胃腸炎:

1、劇烈水樣腹瀉和嘔吐,數日即可波及全群。

2、哺乳仔豬突然一過性嘔吐後,可見頻繁地噴射狀水樣腹瀉,糞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片,腥臭。

3、糞便初期呈灰白色,後呈黃綠色,末期粘稠。病豬嚴重脫水、萎頓、消瘦、被毛粗亂。日齡越小,病死率越高。

4、耐過仔豬因生長髮育受阻而成僵豬。青年豬幾乎全部發病,水樣腹瀉,個別豬嘔吐、厭食。哺乳母豬腹瀉,泌乳減少,加速哺乳仔豬死亡。

5、妊娠母豬偶爾可見流產。

6、老疫區病情輕緩

1、嚴格執行衛生防疫制度。

2、使用疫苗。

3、發病後立即隔離病豬,徹底消毒。

4、對發病仔豬,可提高環境溫度,補給充足的電解質,甚至投給敏感抗生素以控制繼發感染。

5、白金肽2kg+阿莫西林1kg+氟苯尼考1kg拌料1000斤,連用3-5天。

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

當進入豬舍時可聞到惡臭,腥臭味,特別難聞氣味,排出糞便初期為灰黑色、灰白色的較多,到中期、後期呈黃色,淡綠色的稀便,嚴重的表現為噴射狀的水樣便,外觀出現消瘦,被毛粗亂,肛門紅,肛門失禁,有水樣糞便自然流出,有的少數出現嘔吐,小豬有眼球下陷表現,有脫水現象,大豬一般不影響採食,而且體溫不高,精神狀態無大的改變。

主要是注意小豬脫水補液(腹腔給藥),防止酸中毒死亡,

可進行疫苗接種。

白金肽2kg+阿莫西林1kg+氟苯尼考1kg拌料1000斤,連用3-5天。

流行性腹瀉與傳染性胃腸炎的區別:傳染性胃腸炎小豬表現嘔吐的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