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5年,回国感受:绕不开的房子,教育

关于我:8年地产人

我是瑆宝妈,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女子,在大三那年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拍照的那一刻,忽然萌发了一颗留在这个城市的梦想,只可惜后来被妈妈那一句我“希望你留在身边”的话给锁住了。我所在的城市,号称六朝古都,一直以婉约宽容而闻名,但我所学的广告学专业,在这里的发展前景远远没有上海那么光怪陆离,于是,毕业那年,我带着羡慕的眼光,目送着80%的大学同学完成了集体迁徙。

在那个有座地标电视塔的城市里,我的同学们自由翱翔,陆续进了4A广告公司,真正实现了“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的梦想。而我,在家乡里,则阴错阳差进入了那时正在蓬勃发展的地产行业,一直坚守在地产策划的岗位上。

移民5年,回国感受:绕不开的房子,教育

多伦多CN塔

人生拐点:移

不得不说,有时人生真的很奇妙,我因为妈妈的话连上海都民没去,却因为成立了自己小家庭后老公的事业追求,误打误撞来到了另一个有着地标电视塔的城市——加拿大多伦多,完成了我生命里的第一次远途迁徙。在这里,一个没有本地求学经历且英语已经退化严重的我,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后来努力自考,最终拿到地产broker的身份,继续扮演一个地产守望者的角色。

从2013年移民到现在,我完成了苦练英语——找工作——通过考试——生子的过程。从落地到站稳脚步,期间感谢很多人的专业建议和无私帮助。真的如this is us所说,生活带给你柠檬般的酸楚,最终却能酿成这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一切都在悄无声息的上演,直到我回国探亲。

移民5年,回国感受:绕不开的房子,教育

美剧THIS IS US

回国聚会,我听到了新名词“学而思”

一个月前,我回国探亲。在好友聚会上,大家最多的话题就是“房子”“教育”和“二胎”,这短短两周,很多朋友的亲身经历让我感触良深,让我萌发了开自媒体,聊聊国内外教育以及育儿,地产等相关话题的想法。

先来说说我那在新区政府部门工作已生二胎的好友。那天,本来我们就约的很晚。这期间,她还不断打电话告诉已在河西圆通地铁站里等候的我,要晚一点到,这一切皆源于她家的大宝。这个已经十岁的小男孩去好朋友家玩,但后来因为对方要急着去“学而思”上课,他也就只能跟着,在那里等候我的好友跨越小半个城市去接。车上,我才知道他是班上唯一不上“学而思”的孩子。离开祖国太久,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学而思”,经过好友科普以后才知道是提优型的辅导班。我问他“就你没有上辅导班,什么感觉啊?”他说“班上同学都学得很辛苦,但是他们去上课的时候,我很孤单。所以我让妈妈今年生了个弟弟来陪我”。接着,我又忍不住问我的好友,“你会后悔吗?”朋友苦笑说“不知道,我不希望他每天面对的是密密麻麻的日程表,但是感觉不上辅导班肯定跟不上其他同学了。所以,我打算等他再大一点送他出去算了。”

在她家附近,她带我参观了又一个新起的地标——南京眼。望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她笑着和我娓娓道来,“我是在那一年拐点买的这里,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楼市会稍微往下走。售楼处就我一个人,我就随意选了个最小户型168平米。身边几个想买房的朋友都劝我说你再等等,现在买入肯定亏。但我觉得自住刚需,不存在亏和赚。没想到的事,第二年又一期开盘的时候,房价猛增,只能通过摇号方式拿盘。我的那几个朋友给了二手房中介100万,也没拿到一个房号。”好奇心驱使我询问现在这里的价格。 “听朋友说要7万元/㎡,但是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能卖掉。但是每平米6万,我觉得卖出去肯定没问题。我想知道这个价格在多伦多能买到什么样子的房子呢?”好吧,作为地产人的我,不禁算了下,这套江景公寓目前市值已破一千万,脑海里瞬间出现了等值的多伦多房源画面。这个近200万加币的房子,换在多伦多,应该是地铁附近的0-5年新房源,总占地近1000㎡,实际面积近300㎡,不算车库和地下室面积的双车库独栋别墅。而大多伦多好学区近300㎡的独栋别墅,5年左右房龄的,也就170万加币左右。不过我也惊诧于这5年国内楼市的飞速发展,竟然可以出现1年甚至几个月就翻倍,5年翻2倍甚至更多的情况。看看我自己在加拿大的家,虽然也是上涨很多但是远没有几倍这么夸张,也很感慨国内资产增值的好机遇。

移民5年,回国感受:绕不开的房子,教育

民办学校很火爆,公办学区房更难得

这次回国期间,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那个家境殷实的好友。生为三胎妈妈的她,把孩子陆续送进了我们的外国语学校国际分校。为了孩子教育,她更是频繁搬家换到了学校边上,就是希望能给孩子多一点休息时间。当我得知他们孩子那个学校,在通过考试基础上,还要明确找关系及学费外,光赞助费有的就给了80多万人民币,孩子的周岁庆生会更是云集诸多港台明星和知名主持人,排场十分壮观。谈到这里,她和我说,没办法,这个就是国内现状,不仅要拼关系,还要拼财力和孩子实力,哪一环节都不能放松。就这样,每天下课之后,孩子还要参加瑞思等各种辅导班。提到这80万,我脑补了下相当于16万加币,这个赞助费在这里完全可以供一个国际生读到初中毕业。才5年时间,但是感觉像隔了一个世纪,我很难接受上学的赞助费竟然如此高昂。

移民5年,回国感受:绕不开的房子,教育

又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好友,讲述为她女儿买学区房的经历,让我更加大开眼界。她为了上小学的女儿,买了套俗称老破小的房源。因为当时正在陆续搬家人不常住里面,所以错过了老师两次家访,差点错失入学机会。用她的话来说,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也不用全家都移到这个小房子里。问及二胎计划,我好友告诉我,如今这是衡量一个家庭经济能力的硬性标准。当下社会,能生的人很多,但基于养孩子成本考虑,真正愿意生的却不多,尤其是焦虑的中产阶层。

移民5年,回国感受:绕不开的房子,教育

教育分化,非名校很难有机会

身为一个文科生,我的高中同学很多都去学校当了老师。这次,我约见的第四个好友,已经是省重点高中的中层领导。她告诉我,现在教育环境和我们那时完全不同。因为师资和生源分配不均,所以使得好的学校越好差的则更差。以前不管哪个学校都会有优等生,但是现在,优等生都基本集中在那些名校里。而名校则为了保住排名,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要求。虽然我们国家在不断调整,但是短期内这个局面很难突破,尤其是我们国人的教育理念,使得这一差距越拉越大。当我从她口中得知,一个英文或者数学老师,如果去辅导班兼职,一年兼职收入能高达一两百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辅导班有多火。

因为我生孩子比较晚,朋友的孩子们都到了上学年龄,而我宝宝才2岁不到。朋友们也会屡次问我加拿大的教育如何。我告诉好友,大多数学校的排名是一目了然,从各科成绩进行综合打分,每一年都会有进有退。而家长也可以根据排名和自身孩子情况,选择学校就读。很多朋友对那里的教育更感兴趣,想让我系统的讲一讲。回到加拿大后,我思考了几天,决定静下心来,把我的所见所闻都一一展现出来,给更多的朋友一个了解真实资讯的小入口。

移民5年,回国感受:绕不开的房子,教育

关于分享

对我而言,一直都没认为国外的月亮一定比国内圆,但这次回国,让我深刻感觉出不管是哪个阶层,都在围绕房子和孩子教育下功夫。如果我没出来,作为一个非权贵阶层,我想,我只能更加努力的工作挣钱换学区房,并同时要求孩子更加努力的学习,以出人头地。但现在,移民5年的我,面对这些话题都显得更加从容。

所以,我想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下同一个地球上不一样的天空,给很多同龄的家长们,在购房和留学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和经验分享。我可能不会每天更新,但是每次更新都会很认真和客观,也是对我自己的一个小目标,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