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七彩童年,相伴幸福暑假

乡村里有着这样一群孩子,父母为生计背起行囊,远走他乡,从此他们开始孤独成长。他们是村里留守的炊烟,遥望着父母打工的远方城市。

共绘七彩童年,相伴幸福暑假

漫漫夏日长,为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7月9日至13日,江西师范大学“依法治国”宣讲团在上饶市鄱阳县孤山村孤山小学举办以“七彩童年,幸福相伴”为主题的暑期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

爱心招生,相遇初夏

7月8日下午,“依法治国”宣讲团成员抵达孤山村,经过短暂的休整,紧锣密鼓地开展相关活动。文教组成员们按照计划,首先进行的是夏令营招生活动。天上骄阳似火,密林被蒸晒得闪闪发光,热露淋淋。文教组的成员们行走在蜿蜒静寂的乡村小道上,往村庄深处去走访招生。据悉,孤山村人口有两千六百多人,但现今实际居住的人口不过三、四百人。村中青壮年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成员们挨家挨户地向村民们介绍夏令营课程的内容,当天就招收了60多个孩子。

共绘七彩童年,相伴幸福暑假

留下希望,守护童心

清晨,天色清淡,薄雾朦胧,7月9日上午6时,“七彩童年,幸福相伴”夏令营迎来了第一批学员。鸡鸣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一颗小脑袋从孤山小学门口探了进来,似是害羞般的又缩了回去。成员们看到后连忙牵着孩子们瘦弱的小手走向教室。60多个孩子按照年级被分成了三个班。除了给孩子们进行作业辅导,成员们还组织孩子们开展丰富的素质拓展活动。低年级的孩子开展折纸、沙画、健美操等活动,高年级的孩子进行太极、趣味数学模拟游戏等活动。

因省道贯穿孤山村,村民房屋沿公路分散分布,孩子的自由游戏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平日里,孩子们没有太多的娱乐项目。为此,成员们特意准备了形式多样,趣味横生的手工课。黏土课上,五颜六色的环保黏土,经过想象力的加工,在孩子们的巧手中,揉捻成飞禽走兽等各种形状,栩栩如生。沙画课上,孩子们联想不断,尽情创作,搭配色彩,用幼小的心灵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

“老师,送给你。”一双小手小心地捧着刚做好的手工课作品,放到成员面前。瘦黑的小脸上漾着腼腆的笑容,梨涡浅浅,眉眼弯弯,漆黑的瞳孔里闪烁着期待光芒。

“老师,给。”又一个小女孩迈着欢快的步伐,跑过来。手上拿着的是一幅画,画上用铅笔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地写着,“老师谢谢你,我爱你。”

共绘七彩童年,相伴幸福暑假

成员们担心孩子中暑,特意给每个孩子发放了小扇子。孩子们却懂事地拿起扇子给成员们扇风,“老师你身上都是汗,我给你扇,我不热。”小手奋力地挥扇着,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挂着晶莹的汗珠,头发也被濡湿了。成员们既暖心又心疼。

短短几天的相处,不知不觉孩子们早已在心底埋下了爱的种子。成员们也通过与孩子的互动,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三个大西瓜被一位孩子的家长放在了小学门口,和善的脸上满是感激。他对成员们说:“你们太辛苦了。”还有孩子的家长送了一箱矿泉水,默默放在教室门口。这些不期而至的感动与温暖,如一季凉风,在炎炎夏日里驱散了周身的燥热。

待“余霞散成绮”,孤村几户炊,一天的课程便结束了。孩子们排成两条队,在成员们的护送下迎霞光,沐夕阳,有序地穿过疾驰着车辆的省道,走向回家的路上。路虽远,心悠扬。

共绘七彩童年,相伴幸福暑假

暂别不说再见,朝暮顾盼快重逢

7月11日,为了给鄱阳县教育事业提供一份助力,提高鄱阳县教育水平,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形式,江西师范大学在孤山村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7月13日下午5时,“七彩童年,幸福相伴”暑期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在孤山小学举行了结课仪式。在依依惜别的氛围中,成员们给孩子发放了普法宣传手册和文具。孩子们黑瘦的脸蛋,澄澈的眼睛,灿烂的笑容,就像初升的朝阳。

“哥哥,我可以打电话给你吗?”孩子小聂红了眼眶,拉着成员的手依依不舍。

“当然啦,随时都可以。有困难,我们会帮助你的。你要好好学习,外面的世界更大、更美好。”成员温柔地抚着孩子的后背。

共绘七彩童年,相伴幸福暑假

黑瘦的孩子独自燃起生活的火,心中的理想随炊烟聚成最白的云。他们需要的不是廉价的同情,也不求物质上的补助,他们渴望的是陪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关怀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关注留守儿童,传递爱心,播撒阳光,“依法治国”宣讲团在行动。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 供稿)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江西共青团(gqtjxsw)”和微博“江西共青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