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界》從每噸1萬漲到3.5萬,緬花價格爲何飆升?

《木界》從每噸1萬漲到3.5萬,緬花價格為何飆升?

緬甸花梨屬於花梨,緬甸花梨的木紋清晰,結構細而勻,有些部位有明顯的虎皮紋,斷斷續續很是美觀,顏色偏紅,木紋就是淡紅色的,整體看好像肉色,緬甸花梨又稱香花梨有一種檀香味,其香悠遠醇厚,不張揚。材質硬重,密度高。

《木界》從每噸1萬漲到3.5萬,緬花價格為何飆升?

近期,緬花的價格從每噸1萬漲到3.5萬,不斷飆升,這背後到底有什麼玄機?!下面城哥與你一起探討市場。

緬甸花梨木升級“大眾女皇”,價格飆升

在紅木傢俱市場中,紅酸枝這張“大紅臉”唱出了一世芳華,價格創下了歷史新高然後悄然停止。不得而知的是,為何紅木種類那麼多,偏偏是緬甸花梨緊隨其後。然而,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靜寂了近一個世紀的緬甸花梨真的再次華麗地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

在紅酸枝資源告急以後,很多廠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大批購進緬甸花梨。不知道緬花哪裡好,只知道很多企業做緬花傢俱都獲得了很好的收益。

《木界》從每噸1萬漲到3.5萬,緬花價格為何飆升?

然而,緬甸花梨就像個唱多角的戲子,把“生、旦、淨、末、醜”五個角兒都演了個遍。從最初的10000元/噸一度被爆炒至35000元/噸,瘋狂的時候高達60000元/噸,到現在保持在了25000元/噸的穩定價格。這樣的價格走勢是海黃、紫檀、紅酸枝都不曾有過的,在這個被傷了又傷的紅木市場,緬甸花梨如若被冷卻、被觀望也是情有可原的。

緬甸花梨依然是市場上被力挺的紅木“寵兒”。她吸引的不僅僅是眾多生產商、消費者的眼球,還俘獲了大批木材商和專家、學者的心。那麼,她到底有哪些得天獨厚的特性可以讓這麼多人為她堅守?

《木界》從每噸1萬漲到3.5萬,緬花價格為何飆升?

阻不斷的歷史韻,聞不絕的梨花香

緬甸花梨傢俱由來已久,清末民初就入大戶堂室。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研究員周京南在談緬甸花梨得天獨厚的歷史因素時,不經意地說起了緬甸花梨的前生,“清末民初,閉關鎖國的大清王朝雖然打開了國門,然而由於科技運輸水平有限,所以往來的多是鄰國。

作為鄰國的緬甸恰好擁有豐富的花梨木和翡翠,頻繁的中緬貿易讓大批量緬甸花梨在這個階段進入了中國市場。充足的緬花原料,也使廣東、廣西等沿海地區的工匠賦予了它更多的利用技術,這是晚期出現的非洲花梨、巴西花梨、大葉黃檀、大葉紫檀所不能比擬的。縱然後面又斷層了近百年,然而那種熟悉是易於重拾的。”

《木界》從每噸1萬漲到3.5萬,緬花價格為何飆升?

“如果說海黃的香味是一種戒不掉的癮,那麼緬甸花梨的香味就是一種聞不絕的梨花香。”深圳木材經營者康先生在形容緬甸花梨特性的時候,做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不是所有花梨都有香味,老撾花梨也有香味,但淡很多,其他花梨就差更多了,或根本沒有。”康先生說,“緬花做的床和頂箱櫃是白酸枝無法企及的,那股悠悠的清香總讓人止不住的喜歡和陶醉。”

看得見的實用性,買得到的真實惠

緬甸花梨的實用性是有目共睹的。在市場上常見的幾種花梨中,只有緬甸花梨是屬於國標紅木的,且緬甸花梨木質、木性都非常好,穩定性很高,價格卻比高端的黃花梨、紫檀木要便宜近百倍。緬甸花梨的原材料在未來五年內來說,相對富足,如果遊資沒有出來擾亂的話,其價格也會處於一種相對穩中略增的趨勢。

《木界》從每噸1萬漲到3.5萬,緬花價格為何飆升?

緬甸花梨因為料大、獨板製作出的傢俱不用擔心白邊、拼補,紋理華美並伴有淡淡的木香。而且,市場上一套中性型的緬甸花梨沙發傢俱,售價也就10萬左右,價格事實吸引大部分消費群體。

緬甸花梨木色均勻,木性穩定,製作工藝簡單、存貨量相對穩定,這對生產商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利好。其實每一個有良心的企業都不希望通過炒高原材料價格來增加生產成本,從而禁足了大部分中低端客戶。

由此可見,在不斷理性的紅木市場,炒高木材價格不再是眾企業賺取利潤的舉措,選擇可持續發展的木材、贏得真正的消費者變成了紅木生產商的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