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交易登記成今年督查重點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放緩

房產交易登記成今年督查重點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放緩

近日發佈的《國務院關於開展2018年國務院大督查的通知》指出,今年將繼續選取包括“房產交易登記”“獲得信貸”等7項指標,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調查評價。

業內研究人士表示,對於此次大督查來說,將房產交易登記納入其中,主要是由於在房產交易過程中,涉及的程序較多,從交易環節入手進行管制和督導,有利於促進交易環節的高效運作,也有利於房屋買賣雙方成本的降低。

房產交易登記成今年督查重點

“針對房產交易登記的督查並非首次,但將其列入國務院大督查,則進一步表明了政府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重視程度。”業內分析表示。

事實上,在2017年國務院大督查時,就曾對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企業開辦”“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不動產交易登記”等3項指標進行了調查。

業內人士表示,從歷年督查情況來看,雖然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在房地產領域都有各類督促的內容,如去年強調的是不動產交易登記,今年強調的是房產交易登記。

事實上,有關不動產登記的時間表早在2014年就曾明確,即2014年,建立統一登記的基礎性制度;2015年,推進統一登記制度的實施過渡;2016年,全面實施統一登記制度;2017年,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投入運行,不動產統一登記體系基本形成。而2018年6月份,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稱,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已實現全國聯網,我國不動產登記體系進入到全面運行階段。

緣何不動產登記、房產交易登記總能牽動各方神經?

在業內人士看來,全國範圍的房地產數據聯動,有助於摸清全國房地產市場的實際情況。從長遠來看,一方面,更加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會使得調控政策的出臺更加有效和精準;另一方面,這也是推進房產稅的必經之路。

“雖然不動產交易登記或房產交易登記能加強信息共享、推進存量數據整合,但這並不代表房產稅馬上就會落地。”業內人士認為,房產稅出臺有嚴格的程序規定,必須經歷起草完善法律草案、重要問題論證、內部徵求意見等多個階段,年內落地的可能性不大。

上半年個人房貸近24萬億元,增速放緩

央行7月13日發佈2018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9.03萬億元,同比多增1.06萬億元。其中,6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84萬億元,同比多增3054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員表示,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9.03萬億元,同比多增1.06萬億元,遠高於過去5年同期均值。從結構上看,一方面居民短期消費貸增加1.1萬億元,佔比12.18%,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2.5萬億元,佔比27.69%,較去年同期回落7.69個百分點,反映房地產調控政策成效顯現。另一方面,非金融企業貸款增加5.17萬億元,佔比57.26%,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反映信貸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日益增強。

數據顯示,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23.84萬億元,同比增長18.6%,增速比上年年末回落3.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為9.63萬億元,同比增長24.1%,增速比上年年末高7個百分點,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餘額為4.08萬億元,同比增長37.4%,增速比上年年末高4.8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表示,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操作的特點是實施穩貨幣、穩監管和差別化利率,房地產行業的從嚴調控在下半年也會持續,對於房地產相關貸款而言也會呈現出穩中趨緊的態勢。

研究員認為,從房地產行業的資金利率來看,由於差別化利率調控政策是整個利率調控的核心,由於房地產行業屬於控風險領域,因此,房地產領域的利率將會按照市場化的原則形成,這也意味著未來相關企業的貸款利率以及個人購房貸款利率或進一步上行。

文章素材來自:證券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