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产业在线关注:华为国际,成功神话

Kopu产业在线关注:华为国际,成功神话

Kopu导读:华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催人向上的奋斗史。三十年风雨中走来,华为率先垂范,给中国企业辟出了一条全球化之路。在大环境相当不景气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759亿,逆向增长30%,其中海外业务收入占比2/3。亮丽数据的背后,饱含着太多的艰辛曲折。

5月末,余承东微博引爆荣耀Play"很吓人的技术",引发网友风起云涌般的讨论和猜测:有人拍砖说这是老余的硬广,也有人认为这种表达已经"含蓄而低调",一时间成为科技圈热议的话题。

Kopu解读:成功神话的背后,是进取的灵魂

Kopu君始终相信,华为如今的成功,绝非偶然,是长期悉心经营的必然结果。华为手机的技术达到今天的"吓人"的程度,也绝对不是一时之功,甚至不是什么所谓的颠覆式创新,而是一个强大科学的产品开发管理系统支撑和进化的结果。

华为凭什么成为国际华为? 与Kopu君有同样困惑的还有很多,可能要说清楚华为成功的原因要从1998年谈起。

1998年在华为的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华为开始从"游击队"向"正规军"跨越,核心的事件就是任正非亲自启动IT策略与规划(IT S&P)项目。这个项目之前华为的业务可谓跌宕起伏,在JK1000局用机产品上亏了1000多万,公司差点倒闭。但由于后面开发的交换机获得成功,恢复了一点元气,不过之后的设备又亏了很多钱。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刻,已经是华为1987年开始创业的第10个年头,公司上下都很着急,就是为公司没有走上正轨很焦虑。感觉研发加产品的不确定性太强,向前看难免缺少自信。但也正是因为公司创立早期的市场残酷性,逼迫华为把技术创新当成"救命稻草"。在华为2000年左右度过了生存危险期之后,多次豪赌技术创新。除了集成技术的创新,另外公司决策管理也师从IBM,花费10年时间向西方先进公司学习技术管理,正是这种经营策略,才让华为手机在技术研发上占据了一个世界级的管理水平之上。

Kopu产业在线关注:华为国际,成功神话

Kopu解读:华为国际化是不断朝目标进击

1996年,华为开始正式筹划国际市场的拓展,与开拓国内市场最初的方针类似,华为从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入手,积累经验;接着攻击北美市场获得市场地位;最后依靠口碑实现对国际市场的全面突破。

在亚、非、拉等国家,华为面临的是已经非常成熟的竞争格局,虽然市场空间很大,但是老牌外资企业都已经划分了势力范围。对此,华为提出了打持久战的方针,做到价格低、服务好、质量优,并且坚持不懈。在3年的蛰伏之后,华为在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等来了机会,抓住了客户普遍追求高投资回报率的心理,凭借比竞争对手低30%的价格,拿下了东南亚的大片市场。

而在北美、欧洲等高端市场,华为清楚的认识到,客户选择的焦点在于设备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否帮助他们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因而一体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便成为华为奋斗的目标。在美国,华为通过与本土运营商3Com合资,在海外建立研发和服务中心,交换专利技术等方式,逐步打开了市场。

国际市场的成功使得华为彻底稳固了自己在通信行业第一方阵的位置,并在之后先后布局企业网、云计算、移动设备等领域,将自己从电信设备供应商打造成为了全能型的IT供应商,向着1000亿美元收入的目标继续前进。

Kopu产业在线关注:华为国际,成功神话

华为的30年,亦是血与泪的30年,正是由于对未来市场的危机感,才有了变革的动力,对华为来说,狼性文化基因辅以创新之道,成功便是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