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城市:一眼深圳,一眼未来

Kopu城市:一眼深圳,一眼未来

Kopu导读:创新之城,创业之城,都是世人给繁华深圳的高度概括。深圳,这座由无数个传奇故事编织起来的年轻城市,一步步由小渔村凭借革新的魄力和敢闯的勇气,打赢人才翻身仗,直到比肩北上广的"一线城市",深圳速度便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速度。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一代代深圳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小渔村发展成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且享有"设计之都"、"创客之城"、"硬件天天"的美誉,除此之外,深圳还拥有"硅谷"一般的称呼——"深谷"。深圳的故事越讲越骄傲,今天的深圳已然成为充满魅力与动力以及创新力的现代化都市,然而创造这一切发展奇迹的根本还是来源于深圳打赢了人才翻身仗。

Kopu解读:人才厚度决定深圳速度

人才仗的起点是领军企业

1979年,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个圈,从此深圳特区获批成立。成立之初的深圳,仅有31.26万户籍人口,1500个外来人口,这31.41万人中,仅有4000人是初中以上学历。然而,截至2016年底,深圳已有384.52万人。其中,小部分来源于特区成立之初征调的干部,各高校分配人员,以及先来援助深圳建设,后就地转业变为深圳人的基建工程兵,其余的大部分都是自发迁来的。

仅有十余所高中,没有一个211或985高校的深圳,反而吸引大批来自中国各地的高校人才驻扎。就目前来说,尽管各地面对人才稀缺的现状,纷纷出台人才新政,上演抢人大战,户籍、补贴等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缓解人才紧张,但归根结底能留住人才的还是大公司。

就杭州而言,人才是浙江的短板,而杭州吸引人才的关键,除了相较于北京上海来讲较低的房价和友好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阿里等巨头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

现如今,阿里、网易等公司已成为杭州的名片,腾讯、万科、华大基因、大疆等公司已被深深打上了深圳烙印,领军企业对人才吸引作用不可小觑。

与此同时,领军企业的聚集,会引领相关产业和配套企业发展,从而进一步加速资本和人才的聚集。最近,杭州也要打造金融科技中心了,而姚峰在提及杭州发展金融科技的优势时,着重提到了领军企业蚂蚁金服,这成了杭州的底气所在,"从整个行业来讲,需要有一些领军企业,杭州的确也有这个优势。"所以说,城市之间的角力,更像是领军企业的PK。

Kopu城市:一眼深圳,一眼未来

人才仗的关键是营商环境

与杭州相同的是,深圳已成为民营经济成长的沃土,在这片沃土成长的创业型公司在深圳能得到最大化的自由和最宽松的营商环境。

缺人,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各地人才仗的关键点和抢夺点,西安、天津、武汉等纷纷加入抢人大战,然而,Kopu产业在线认为,抢人是次要的,增强民营经济活力才是重要的。从上世纪90年代起,深圳就开始用优厚的政策吸引人,比如1997年的每年接受万名毕业生工程,1999年起重点引进各类学科的带头人,2002年的人才居住证制度,2008年的1+6高层次人才政策…… 事实上,深圳的人才政策虽优厚,但却不是独有的。深圳西北方向100余公里的广州,也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资源作为全市的发展战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圳GDP却反超广州,Kopu君从人才这个角度来给各位分析。在高层次人才的数量上,千年古都广州完胜深圳;在高层次人才的分布特点上,广州的高层次人才多分布在高校、医院、政府等机关事业单位,深圳则有大半人才分布在企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深圳人才更直接地参与到当地的经济建设当中来,尤其是博士后工作站对深圳科技贡献比广州要大得多。

Kopu城市:一眼深圳,一眼未来

魅力深圳,创业深圳,你我都是一员,争做开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