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產業研究院:中國式足療

Kopu產業研究院:中國式足療

Kopu導讀:街頭巷尾,讓人群譁然的不只是沙縣國際、蘭州餐廳、黃燜雞傳說,還有遍佈大街小鎮的足療店。可以這麼說,足療絕對稱得上是國足了, Kopu產業研究院今天就來起底中國特色產業鏈——足療的風生水起。

據Kopu產業研究院的不完全統計,2015年足浴企業數10.3萬個,從業人員701.4萬人,營收2380.9億元,也就是說每1.3萬中國人,就擁有一家足療店服務,平均196箇中國人中,就有一個在足療業就業。從業人數眾多,且逐漸形成中國特色,那麼細想之下,便有一處尷尬,既不是真正的醫療業,也不是典型的休閒業;既沒有實際的技術門檻,也缺乏靠譜的效果背書。更何況,在大眾消費者的印象中,足療的形象還常常與色情行業"碰瓷"而遭到連累,從業人員的專用稱謂"技師"也容易被玷汙。但正是這些夾縫中的尷尬,愣是被從業者們做成了各方面好處均沾的產業優勢。中國足療業的紅火,正有賴於這些四不像的特色。

Kopu解讀:足療起源於極致體驗

足療是極具中國特色的行業,實則來源於臺灣傳教士。"足部反應區療法"對風溼病和關節炎甚有療效,此後在臺灣風行的足療便逐步傳入中國大陸。但足療的醫療效果其實一直不是行業側重,在行業定位上,足療從業者與規管者們都很清醒地將之從醫療業中擇出去,並與"收驚、神符、香灰"等同屬於"民俗調理行為",為不列入醫療管理之行為,且中國商務部將足療歸為生活服務業,由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主管,而非衛生部主管。

沒有明確範圍的足療自此不受管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只要是能夠影響消費者心智的健康觀念,都可以"為我所用"。神乎其神的養生廣告宣傳、治病保健理論等等都曾為足療背書,不僅如此,足療也結合古書理論和現代先進醫學知識充分為行業添加新的要義,從《史記》到《黃帝內經》再到美國醫生的"反射區療法",足療一直與時俱進,走在偽醫學前沿。中醫學的興起,足療顯然沒有放棄,結合陰陽、五行、經絡等概念,足療著實成功將自己貼上國足養生的標籤了。

Kopu產業研究院:中國式足療

與"替代醫學"臆造的足療理論相悖的是,足療確確實實在改善消費者體驗上有極致效果。足療也經歷了強調消費者腳底被按得越疼,療效越好的誇張手法,到技師利用中醫經絡概念,讓顧客享受到真正舒適的按摩,期間走過彎路,但最終給予消費者極致體驗。並且足療店還扮演著社交催化劑的角色,這一隱秘的功能讓做東的人進退有度:退,可就地享受一次不俗的按摩體驗;進,可以成為下一步娛樂活動的起始站,選擇空間很大。這也是足療店能一夜爆紅的價值基礎。

Kopu解讀:價低優質打造爆點

足療不僅是大眾消費,也是中低端供給。這一特徵從臺灣源起時就自帶了屬性。最初的技師都是臺灣當地人,憑藉足底按摩這一技之長,用以改善生計,並且直到臺灣現在,捏腳的本地人也多是臺東阿美族人。

足療進入大陸後,其本質其實是沒有科學理論打底的手藝活,所以與大多數手藝行業相同的是,足浴師的門檻低,經過短時培訓就可上崗。行業特徵決定從業人員的聚集,技師們在海峽兩岸仍然是年輕、低學歷的勞動力居多。

Kopu產業研究院瞭解到,中國大陸足療技師的年齡,主要集中在20-30歲間,而且20歲以下的技師呈現增多的趨勢。技師的學歷裡,中專及以下學歷者佔62.8%,本科及以上學歷只14%。技師培訓的時間多在30天以下,大多數是在零基礎短時培訓就上崗,工作中練會手藝。

有利有弊的是,儘管從業者學歷不高,但這意味著人力成本不高,價格比較親民,這才是足療能夠在大陸能夠遍地開花的主要原因。足療技師一般是低底薪加提成,月收入主要靠計件。足療企業店面租金與水電、物料成本的壓力大過人力成本。這種技術門檻低、成本投入少、消費持續堅挺的企業,成為街頭巷尾爆點行業,想來也是不奇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