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的機器人和生物一樣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製造的機器人和生物一樣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製造的機器人和生物一樣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隨著受損電路瞬間自愈,數字時鐘繼續運行,不中斷地重新路由電信號。

許多自然生物有自我修復的能力。現在,製造的機器將能夠模仿這個屬性。在本週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的研究結果中,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自我修復材料,在極度機械損傷下自行修復自身。

這種軟質合成材料由懸浮在軟彈性體中的液態金屬液滴組成。當損壞時,液滴破裂與鄰近的液滴形成新的連接並且不中斷地重新路由電信號。

用這種材料的導電跡線生產的電路在切斷,刺破或去除材料時保持完全連續操作。

其應用包括生物啟發式機器人技術,人機交互和可穿戴計算。由於該材料還具有高電導率,在拉伸時不會發生變化,因此非常適合用於電力和數據傳輸。

“軟性電子產品的其他研究已經產生了具有彈性和可變形性的材料,但仍然容易受到導致電氣故障的機械損傷的影響,”機械工程副教授Carmel Majidi說。“我們自我修復材料的前所未有的功能水平可以使軟物質電子和機器展現出柔軟的生物組織和生物體的非凡彈性。”

Majidi指導綜合軟材料實驗室,是開發軟物質工程和軟機器人領域新材料的先驅。

“如果我們想要製造更適合人體和自然環境的機器,我們必須從新型材料開始,”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