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前言//

相信大家都不会对“脸书”创办人扎克伯格标志性的灰色T恤+黑色连帽衫+牛仔裤这身装扮不会陌生。

甚至不少人,包括许多国内的“鸡汤文”作者,还将这作为扎克伯格“简朴”的标志。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有网友经过深度“扒皮”,发现了扎克伯格最爱的衣服,都出自于意大利著名奢侈品牌Brunello Cucinelli,

一件T恤在300-400美元之间,还是其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的亲笔设计。

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扎克伯格的“同款T恤”网络价格,图片来源:网络

从这一个小细节,你就可以知道:扎克伯格绝对不是“节俭”,而是货真价实的“有钱任性”。

而在美国甚至整个西方的上流社会,像扎克伯格这样会在一些“匪夷所思”的地方上花钱的富豪还有不少。

同样是硅谷程序员们眼中的偶像,曾经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在1994年以3080万美元买下达芬奇的一份手稿;

同样是以“一生只穿175美元的黑色羊毛衫”闻名的科技大佬乔布斯,生前却有一艘长达78米的大游艇。

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从这些“大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现在的精英阶层早已不再在服饰等方面上下功夫。

他们当然还是会花钱,只是比起物质享受,他们更关心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和人文资本。

据“美国消费支出调查”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美国最富有的1%人群(个人年收入46万美元以上)在实物商品上的花费大幅减少,

他们的实物消费与年收入5.4万至16万美元之间的中产阶级大致相同。

那么,不同于爱炫表、穿戴名牌的暴发户的西方“新贵”们,都有哪些标志呢?

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1.购买的东西能够让自己感觉成为“更好的人”

还是以扎克伯格为例。

他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舒适感”,愿意用一套西装的钱购买一件T恤,还会为了让自己能够与妻子得到一个更安静的环境,而花费重金买下自家宅邸附近的所有土地

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扎克伯格家附近的卫星图像,红点是被拆除的房子,图片来源:网络)

西方社会的“新贵阶级”们,同时也会注重商品交易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他们一般都愿意用比市场贵几倍的价格购买从种植到运输再到上架时全程透明的蔬果,

也会愿意排20分钟的队,只为购买一杯纯手工的咖啡而非星巴克的“速成品”

2.无形消费比有形消费更重要

“新贵”们普遍不会再购买豪宅或豪车,对他们来说,用在医疗、教育和健康上的家庭支出比起单纯的

“炫富”更为重要。

这些无形资产的投资,也在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在无形资产的投入上,能够称之为“榜样”的,莫过于美国总统特朗普

作为房地产巨鳄的他当然也有豪宅和豪车,但他最能为之骄傲的资产,是他的儿女们

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不得不承认的是,特朗普在女儿伊万卡身上的“投资”,不仅让伊万卡成为了众多凡人心目中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神”,更帮助他一举赢得了美国大选

据报告,美国收入最高的10%人群把总支出的20% 用于了这些非显著消费。

其实,“新贵”们的想法很简单:就算再有钱,也需要购买廉价的牙线和凡士林。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不把钱用在更有用的地方?

3.重视育儿、教育方面的投入

还记得那位“当众喂奶”的澳洲女议员吗?

在西方,母乳喂养是“精英阶层”的普遍“时尚”

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前段时间产女的新西兰总理,也在自己的办公室增加了摇篮,随时放着纸尿布来照顾孩子:

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他们不仅相信母乳喂养可以让孩子“更健康,更聪明”,同时也会主张母乳喂养可以加深亲子间的纽带

一些“新贵阶层”的女性甚至认为使用配方奶粉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如果实在无法提供给宝宝足够的母乳,她们也会用最好的配方奶粉替代自己进行母乳喂养。

不过,更多时候,配方奶粉只是一个Plan B。

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至于教育方面的投入,在上文中已经提到。

美国富人阶级重视教育的做法,当然也得到了成功的反馈:

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Raj Chetty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前1% 最高收入家庭的孩子上常春藤名校的机率比其他家庭中的孩子高了77%

4.重观点,不重物质

为什么那么多的“新贵阶层”以开特斯拉电动汽车为荣?

原因很简单,因为“环保”。

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西方上层社会注重“观点”,不仅仅在于他们会为了一个概念而购买商品上,更体现在他们日常谈吐、做事的种种方面。

从20世纪开始,《纽约客》一直是美国,乃至西方社会的“富豪阶级”的准入门槛。

如果你能在宴会上就《纽约客》的一篇文章侃侃而谈,都是一种向上流社会发出的“信号”,象征着你可以从此进入他们的精英朋友圈

上流社会的精英朋友圈,也就意味着你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财富。

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但进入这些,不是价格六位数的名表,也不是可以容纳数十人的豪华游艇,而是你展现出的品味和文化资本。

5.有可支配的时间比奢侈品更重要

如果问这些“新贵”们,什么比钱更重要?

当然是可支配的时间。

曾有人说过:真正的财务自由并不是你能挣多少钱,而是你在拥有足够的资产之余,能够有多少可以自行支配的时间。

因此,并不是西方的精英阶层不爱“炫富”,他们会利用自己可支配的时间用来完成与挣钱无关的私事,如运动健身、教育子女、或到专业的心理医生处进行咨询

他们炫的不是名表、名车,而是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时间”。

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最后,

许多人都在感慨西方社会如今阶级固化严重,但他们也往往忽视了一点:

精英阶层之间传承的,不仅是物质资产,而是帮助他们后代继续保持下去的社会、文化资本等无形资产。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社会的富豪们,可以破除“富不过三代”这一铁律的原因。


当中国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西方上流社会却在悄悄转移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