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怎样产生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怎样产生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怎样产生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以此为题的那首歌曲,雄伟激越,人们传唱了半个世纪,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对于这一命题的提出和歌曲的产生,恐怕知道的人就并不很多了。

1943年初,蒋介石为了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制造舆论,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恶毒地攻击共产党的军队是“奸军”、“叛军”,辱骂中国共产党是“变相军阀”、“奸党”等等。公然叫喊“要取消中国共产党”。蒋介石还特别授意,由陶希圣执笔,以他的名义出书,于3月10日抛出了《中国之命运》这本臭名昭著的反共小册子。书中大肆叫嚣: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了中国国民党。那就没有了中国;如果中国国民党失败了,那就是整个中国国家的失败。简单地说,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中国国民党。”针对蒋介石的谬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于8月25日发表了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列举大量铁一般的事实,据理驳斥《中国之命运》中的种种荒谬不实之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万万取消不得,并且严正指出:“今日中国,忠奸之界,唯在抗日。抗日者忠,忠于民族。”社论在最后套用该书的那段话作为结束语:“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了中国共产党,那就没有了中国;如果中国共产党失败了,那就是整个中国国家的失败。简单地说,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中国共产党。”

当时正在河北省平县“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从事抗战文艺工作的曹火星,读了这篇社论后,激情难抑,灵感进发,便以社论的题目为题,采用河北民歌的风格,谱写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曲。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旋律优美动听,铿锵有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不久,这首歌就广泛地传唱开来,从解放区传到国统区,从抗日战争唱到解放战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表达自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心声。

1949年初,著名的“七君子事件"中七君子之一的爱国民主人士张乃器,为追求真理,几经周折北上到解放区。他一进入解放区,亲眼看到当家作主的工人农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积极从事生产建设的动人情景;国民党统治下常见的那些烟、赌、淫、乞等社会弊病,在解放区一扫而光;到处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使他耳目一新,异常激动。在一次参观途中,同行的人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他听着听着,一下与他的所见所闻联系了起来,他深有感触,觉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中国,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中国。于是章乃器提议,将这首歌的题目和歌词,增加个“新”字,改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样才能确切地表达共产党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

不久,章乃器见到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对他说“你提的意见很好,我们已经让作者把歌词改了。”就这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雄伟而情深意切的歌曲,一直传唱到今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怎样产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