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森林医生”:脑袋自带三层防震,食物的执着让人钦佩


森林不仅有肥沃的土壤、多变的地形和复杂的气候条件,而且还孕育着丰盛的植物类群,以及从昆虫到鸟、兽等多种多样的森林野生动物,但这其中有些害虫如天牛幼虫等却对树木有着非常大的危害,人工难以消灭,这时候我们的“森林医生”就会大显身手

啄木鸟长着一个又硬又尖的长嘴,擅长于在树上凿孔钩虫,敲击树干笃笃作响,通过声音能准确寻找到害虫躲藏的位置。再用长嘴将树皮啄破,将害虫用舌头一一钩出来吃掉,将虫卵也用粘液粘出。

如果巢穴通道弯曲或虫穴很深,啄木鸟的长舌头够不着,它就会用一种声波骚扰战术。它测知虫穴部位之后,用哽喙重敲击,或下,或左或右,使树干孔隙发生共鸣,躲在里边的小虫感到四面受敌,就四处逃窜,这就使啄木鸟有了搜捕机会

啄木鸟每天敲击树木约为500~600次,啄木的频率极快,研究表明,啄木鸟啄木时脑袋可以在0.5毫秒中承受1500倍重力加速度,不过即便在头部剧烈的震动下,它也不会得脑震荡,也不会头痛

原来,啄木鸟的头骨除了坚硬以为,还有三层防震装置,它的头骨结构疏松而充满空气,头骨的内部还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在外脑膜和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里面含有液体,减低了震波的流体传动,起到了消震的作用。由于突然旋转的运动比直线的水平运动更容易造成脑损伤,所以在它头的两侧都生有发达而强有力的肌肉,可以起到防震、消震的作用


啄木鸟不仅会啄开坚硬的木质捉虫,还会啄洞筑巢,在里面养育下一代

啄木鸟对自己的“食物”非常的执着,一般要把整株树的小囊虫彻底消灭才转移到另一棵树上,碰到虫害严重的树,就会在这棵树上连续工作上几天,直到全部清除害虫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