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苏村人——记苏村乡贤彭军平

最美苏村人——记苏村乡贤彭军平

最美苏村人——记苏村乡贤彭军平

彭军平,是灵宝市苏村乡淹里沟村人,曾任灵宝市委党校总支书记兼常务副校长、灵宝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等职。退休后,他的足迹遍布豫秦晋3省60余县,共撰写出1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搜集整理图片2000余张,出版了6本图书,筹办了4座纪念馆,为共青团员、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50余场次同时积极参与灵宝市文化促进会的相关活动。9年来,他四处奔波、收集整理灵宝境内的英雄先烈的资料,办展览馆,出资料集,为抢救行将湮灭的珍贵历史资料,弘扬先烈的英雄气概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47年秋,陈谢大军挺进豫西,第一次解放灵宝,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解放军主力挥师南下后,地方反动势力卷土重来,疯狂地反攻倒算,40天时间内发生惨案100余起,无数解放军战士、土改工作队员及翻身群众被杀害。

彭军平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每次考察惨案遗迹,走访经历老人,寻找烈士遗物,撰写出了《高岭喋血》、《碑基惨案》、《血染归途》等30多篇纪实文稿,真实地反映了革命先烈对党忠贞不渝,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他将这些文稿分别在《金城灵宝》和《苏村乡情》、《文史资料》上发表,并在烈士墓前、惨案遗址及机关学校等不同场合作专题报告,以详实的考证资料,生动的历史事实,让年青一代深刻地感受到,灵宝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烈士的鲜血,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缅怀英烈,敬仰先烈,饮水思源,努力学习,为建设“产业优、城乡美、百姓富”的新灵宝而奋斗。

彭军平生在苏村,非常爱家乡的这片热土,为了挖掘整理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的苏村乡历史资料,他顶风冒雨,废寝忘食,跑遍苏村乡32个行政村、200多个自然村,走访了数百名古稀老人,采访记录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荒沟野岭、粪堆猪圈抢救碑碣文物;又夜以继日、奋笔疾书撰写整理出近百篇濒临失传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经过反复甄别筛选,其中60多篇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逸闻趣事辑录成《苏村古韵》一书,于2009年10月出版发行。

《苏村古韵》问世以后,彭军平又投入到《苏村乡情》的搜集整理工作中。他和几位老同志不分盛夏隆冬,或跋山涉水,调查访问;或查阅档案,核实资料。经过一年的奔波和编撰,于2010年11月,又编写出版了记录发生在苏村乡境内革命烈士英雄事迹和苏村人民战天斗地、改变山河面貌的《苏村乡情》。

2011年开始,彭军平同志怀着“传承绿色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的极大热情和高度责任心,在林业局的支持和配合下,历时16个月,行程4万多公里,足迹踏遍全市15个乡镇、300多个村庄,对全市 450棵古树名木,逐一勘查、测量、拍照、建档,编印出版了《灵宝古树名木》这本具有史料价值的大型图书,并编印了《保护古树,人人有责》宣传画册,为200多棵古树制作了保护标牌,设计布置了“九橡一枹,魅力无限”橡子园展室。如今,橡子园已成为灵宝市作协确定的青少年作家创作基地,接待了上千名青少年前来参观采风。

通过收集整理革命历史文物和先烈英雄事迹,他掌握了大量的珍贵资料。2013年10月,彭军平受灵宝市关工委委托,筹建灵宝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市民政局的协助下,他怀着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和崇敬之心,跑遍全市15个乡镇的100多个村庄,拜访灵宝籍烈士的亲人,寻找外地烈士的原籍和在灵宝的牺牲地及安葬地,查询烈士的英雄事迹和牺牲经过。他开着自己的车,奔赴河南省的洛阳、郑州、焦作、济源、登封等地,以及山西省的太原及中部、南部的65个县市、陕西省西安市,苦苦寻找牺牲在灵宝的外地烈士原籍档案和生平资料。

彭军平把自己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大量资料归纳整理后,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灵宝革命斗争历史为脉络,以时间先后为序,用9个月时间,建成了灵宝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实物和精炼的文字介绍,陈列出有名有姓的革命先烈600多个,其中重点介绍了60多位先烈对党忠诚、勇于斗争、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经过,让每个参观者都受到一次触及灵魂的震撼和洗礼。

2014年6月,灵宝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告竣之后,为了迎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彭军平又投身到“灵宝市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筹办工作中。他深入到大王、阳店、尹庄、焦村、函谷关等曾被日军侵占过的乡村,广泛搜集抗战期间日军在灵宝的暴行、灵宝民众奋起反抗、中国军队阻击抵抗等历史事件和有关资料。他说:“我要尽最大努力把抗日战争纪念馆办好,用发生在灵宝大地上的抗日事实教育人们”铭记历史,毋忘国耻,刻苦学习,不懈努力工作,一定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美好。

为了弘扬艰苦奋斗、改造河山的大无畏革命精神,2014年4月,彭军平又搜集整理编辑出版了《光辉的历程——灵宝市窄口水库建设纪实》大型画册,并在此基础上筹办“灵宝市窄口水库纪念馆”,共搜集到珍贵的历史图片1500多幅,撰写文字资料5万多字。纪念馆以窄口水库六大工程为主体,以灵宝人民战天斗地装点河山的伟大壮举为依据,用真实生动的图片和朴素无华的语言,再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千军万马会战窄口的火红岁月,讴歌展现当时建设者们的斗志精神,作风干劲,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传承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窄口精神,鼓励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不畏艰险、勇于挑战的气概和胆略,为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宜居”美丽灵宝,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此后,在灵宝市委、三门峡市老促会以及灵宝市关工委的支持下,彭军平接受了承办“灵宝朱阳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任务,先后赴郑州、西安、信阳、洛南、卢氏等地查阅档案资料、寻访当事人,历时18个月,建成占地313平方米的纪念馆,以红色记忆为主线,分为“红军来到朱阳山、同仇敌忾驱日寇、朱阳来了解放军、朱阳人民迎解放、红色基因代代传”五大版块、326幅图片、5万多文字、及实物、雕塑,形象地展示了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中原解放军在朱阳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突出表现了朱阳人民支援红军,解放军的军民鱼水情。该馆的建成,成为灵宝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已接待了灵宝市、三门峡市师生、党员干部3000余人次,在引导青少年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面对自己的工作,彭军平说:“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和进步,责任重大,意义非凡。我们这些老同志,其它事干不了,但可以身体力行,学习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引导和教育青年一代,铭记历史,饮水思源,锐意进取,报效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最美苏村人——记苏村乡贤彭军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