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砸出西安下一个投资风口!工业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30亿砸出西安下一个投资风口!工业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2018年6月25日,对陕汽人来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天,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一天。

这一天,在北美洲加勒比海的岛国牙买加,陕汽集团重型卡车的销售发布仪式隆重举行,这是来自西安的陕汽重卡对海外市场的又一次开拓,实现了一次“西安工业”的全球营销。

众所周知,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是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是工业经济。纵观西安经济发展,工业经济却是影响其发展的短板所在。

30亿砸出西安下一个投资风口!工业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十二条财税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图来源西安市人民政府官网

西安显然已经看到了这个短板所引发的系列问题,于近日出台了《十二条财税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对工业支持力度之大更是前所未有:2018—2021年累计安排各类支持工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不低于30亿元,采取贷款贴息、奖励补助、融资引导等方式支持工业发展;通过市场化方式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工业发展基金,加快布局重点工业领域基金群建设

西安在发展工业经济方面如此发力,向外界传递出什么样的信号?对企业来说都有哪些利好?

A 政策导向开始向工业领域倾斜。“万亿级工业大走廊”是政府层面对西安如何打造“工业强市”所描绘出的战略路线图,足见其对西安工业经济发展的足够重视,《十二条财税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等一系列刺激和引导工业经济发展政策的出台,再次说明政府在“出重拳”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解决西安未来在经济发展中的方向问题。

B 工业产业布局倾向于人工智能化。无论是西商大会、还是全球硬科技大会,人工智能被频繁提及,西安工业经济要实现弯道超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科技引领经济发展龙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狠下功夫。

C 大规模资金投入支持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工业发展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100亿元工业发展基金的设立,无疑是给西安工业经济注入的一道强心剂,尤其是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简直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30亿砸出西安下一个投资风口!工业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大家都知道工业是西安经济发展的短板,那么它究竟短在哪里?

一方面,西安工业发展基数偏小。从产业结构上看,西安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第二产业偏弱,而在第二产业中又以重工业发展占比较大,轻工业规模尤其小。

我们以内陆5大中心城市数据进行比较,西安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增速方面都比较弱,与郑州也有差距。

30亿砸出西安下一个投资风口!工业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内陆5大中心城市GDP增速比较 | 图更长安

2017年上半年数据显示,西安是重庆的36%,成都的55%,与差距最小的郑州,还相差736亿元。基数小,增速慢,使得西安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另一方面,西安工业经济长时间发育不良,是因为拉动经济的绝大多数来自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少之又少,工业经济整体活力不足。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西安纺织城片区能够创造一个“小香港”神话便是证明。现代经济呈多元化发展,曾经在西安风靡一时的国有企业正在面临各种改革,面对大环境,明显感觉力不从心。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遍布西安的军工企业其工业产值是不计算到地方的工业产值和GDP里面的,这类“别人家的宝贝”主要集中在西安航天基地、航空基地,它们大多从事军工产品生产和加工,涉及到的民用、商用领域生产的产品不多,所以很难为西安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西安最近一直叫响“军民融合”的原因所在。

轻工业不发达,反映出民营经济的不发达,经济的活跃度不高,2017年上半年西安小型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速为-4.1%。反观制造业最为活跃繁荣的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其主体力量都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消费品生产业态。

30亿砸出西安下一个投资风口!工业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三星西安半导体项目 | 图来源中国网

西安工业经济发展的短板,还来自政府层面以前对工业发展重视不足,导致严重制约工业发展的资本问题频发。

众所周知,花50万可以在西安开两个餐馆,如果你用这50万投资工业可能连鸡毛都得不到,大流金额的输入只有依靠银行贷款完成,让人无奈的是,西安的国企太多,导致银行往往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以前的民营企业想要拿到投资比登天都难。

再说政府层面的不重视,仅从工业各种审批手续来说就能让你跑断腿,土地证、消防验收、厂房产权、水电管道等每一项都需要跑关系,不然随便一个“处长”都能卡死你,当然现在的情况已改变。

此外,人才流失、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低,也是影响西安工业发展的“裹脚布”。 西安的科研能力在全国数一数二,但却没有即使实现本地转化,再加上正个市场环境的转变,西安人“小富即安”思想的根深蒂固,西安坊间流传的“黄河断流、海燕折翅、如意不如意”说来不免让人心生遗憾。

30亿砸出西安下一个投资风口!工业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西安工业发展的未来空间在哪?

在“大西安”背景下,2017年1月的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给出了答案:以经开区为引领,建设“经开区+高陵组团+临潼组团+航空基地+富阎板块”等区域为依托的工业大走廊。这一次,给出的目标是“建设万亿级工业大走廊”。

政府层面的重视会立即体现在政策出台和营商环境改变这两个方面。自2017年以来,西安便开始广开门路、吸引投资,“西商大会”、“百万校友回归计划”无不鼓励民营企业对西安进行大规模投资。

“西安最大的变化是观念的变化。”这是一位在西安从事计算机产业的朋友给长安君说的话,在他看来只有观念变了,执行力便会掷地有声,而他想要的结果也会更快、更好的达到。

正是这些改变让我们看到了西安工业的数据正呈现出“龙抬头”的趋势。

30亿砸出西安下一个投资风口!工业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2017-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

图来源西安市统计局

从此图可以看出:今年1-5月,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其中,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6.7%,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产销衔接持续向好,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2017年以来,吉利、开沃、宝能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布局大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成为这座城市的热点。无论是德国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不难看出人工智能将是下一个风口,它将成为西安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西安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主要集中在经开区。截至目前,经开区内已入驻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项目16个。另外还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成立了西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地,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再次拔得了“西安智造”的头筹!

30亿砸出西安下一个投资风口!工业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 | 图来源网络

预计到2021年,经开区机器人产业预计实现总产值200亿,应用推广创新成果及产业化项目100个,引进及孵化企业100家,投融资规模100亿,吸引高级人才100名,力争将机器人产业发展成为西安及陕西的新增长点和新动能,为打造“硬科技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反观中国500强民营企业,都是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一路壮大的,并不是天生的强大,改变西安的企业墙内开花墙外香,只看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而忽略的自家孩子的特长。“就像华为与深圳,格力与珠海,阿里与杭州”,西安何时能有自己的“孩子”?

这次的《十二条财税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西安不仅着力开展“龙头培育”行动,还不惜花大力气寻找和培养自己的“华为”和“阿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