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在線電影票務市場研究報告

最近幾年,我國電影市場屢屢刷新著票房新記錄,2017年《戰狼》的56億元,成為了國內電影票房史上的一個標杆,也是中國電影市場蓬勃發展的見證。而最近熱映的《我不是藥神》,更是奪得了上週末全球票房冠軍,刷新票房增速的記錄,贏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在線電影票務市場研究報告

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觀影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娛樂的基本需求,在線電影票務平臺從售票環節切入電影市場,目前依託互聯網沉澱的大數據,在線票務平臺向電影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已經成為電影宣傳、發行和售票的重要入口。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6月,國內電影購票線上比例已經高達87%,網絡購票已經成為了用戶觀影購票的主要方式。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通過對2018年Q2國內在線電影票務行業相關數據的收集整理,並配合用戶調研,分析討論國內在線電影票務市場的發展趨勢。

在線電影票務佔比逐年上升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在線電影票務市場研究報告

2014年國內的電影總票房為296.4億元,同比增長36.1%,也是這一年,我國超越日本,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其中,在線電影票務交易為135.7億,佔總票房的45.8%。在國慶檔,貓眼電影便參與了《心花怒放》的營銷推廣,開創了超前獨家預售電影票的新玩法,也開啟了票務平臺向電影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的佈局趨勢。

2015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440.7億元,同比增長48.7%,在線電影票務市場進一步擴大,佔據了總票房的65.7%。2016年之後,隨著票務平臺用戶量的增加,線上渠道成為繞不開的發行環節。在線電影票務平臺對產業鏈的介入更深,從聯合發行、聯合出品向主控發行出品發展。

淘票票5月份獨立設備數最高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在線電影票務市場研究報告

數據顯示,淘票票的月度獨立設備數最高為390萬臺,環比增幅達8%。淘票票由阿里影業推出,原名為淘寶電影,更名後在官網和客戶端都進行了全面升級,進入了淘票票時代,並與大麥網達成合作,致力於打造最大的泛娛樂產業營銷平臺。

貓眼電影月獨立設備數為303萬臺,環比下降8%,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份與貓眼有關的在線票務平臺環比增幅都在下降,其中最早發展在線電影票務的格瓦拉環比下降14.1%,娛票兒下降6%。2015年微影時代收購格瓦拉,2016年光線收購貓眼,2017年9月貓眼與微影時代旗下娛票兒合併。

萬達電影月獨立設備數為80萬臺,雖然並不高,但萬達卻掌握著院線終端資源,已經形成了“製片”、“發行”、“放映”的完整產業鏈。2016年7月收購時光網,萬達對電影的影響從院線的建設,電影製作延伸到了負責營銷的電影點評網站,同時時光網也是國內電影衍生品的開創者,月獨立設備為121萬臺,環比增幅為7.9%。

在線票務平臺發展階段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在線電影票務市場研究報告

隨著智能硬件和在線支付業務的興起,在線電影票務服務取得了快速發展。2010年格瓦拉率先推出電影票務在線選座服務,開啟了國內在線電影票務的新模式。隨後眾多中小平臺進入市場,蜘蛛電影、時光網、美團電影、QQ電影票、萬達電影相繼成立。此時在線電影票務行業的特點是,各個平臺都在跑馬圈地,積極擴大與影院的合作範圍,線上電影票以團購為主。

2013年美團電影更名為貓眼電影,2014年淘寶電影、微影時代成立,在線電影票務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各大在線電影票務平臺通過燒錢補貼搶佔用戶,以擴大市場份額。這一階段,憑藉著資本優勢,微票兒,淘寶電影、百度糯米、貓眼電影脫穎而出,中小平臺逐漸退出市場。此外,平臺憑藉著流量和渠道優勢進行業務拓展,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參與電影製作、宣發等環節,佈局電影全產業鏈。

2016年以後,隨著票補的逐漸減少,在線電影票務平臺進入了整合期,平臺之間追求差異化發展,深挖行業上下游盈利模式,從“燒錢”的上半場進入了“掙錢”的下半場。

票價優惠是用戶選擇平臺的主要因素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在線電影票務市場研究報告

根據調查顯示,用戶選擇在線電影票務平臺最看重的因素是票價的優惠程度,佔受訪用戶的87.2%,多數用戶表明哪家平臺優惠力度大就用哪家。不過,現在行業經過併購整合,已經形成了淘票票和貓眼雙寡頭的局面。

其次,用戶比較在意購買電影票的入口,為方便在沒有下載APP時也能正常購票,目前貓眼購票的入口有美團、大眾點評、微信、QQ錢包等,而淘票票的入口有手機淘寶、支付寶、微博、優酷、高德地圖等。此外,平臺上的影評質量、衍生及周邊產品、相關資訊等也是用戶比較看重的因素。

未來在線電影票務平臺的發展方向

速途研究院:2018年Q2在線電影票務市場研究報告

在線電影票務平臺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為:發行能力、衍生品市場、泛娛樂佈局和多元化入口。票務平臺擁有巨大的用戶數據,其宣發能力越來越受到市場和片方的認可,平臺可根據觀眾的消費行為針對性地進行影片發行,同時根據用戶的觀影偏好,反向指導片方創作符合大眾品位的佳作。

其次,平臺應拓寬票務服務的領域,增加演出、賽事等票務內容,打造全娛樂閉環。另外,衍生品是一個尚未開發的巨大市場,也是在線電影票務的新贏利點,各平臺也應積極參與衍生品的設計和製作。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認為:目前在線電影票務平臺的預售數據已經成為院線排片的主要依據,其中不乏有部分新影片存在刷票增加排片的可能,干預了院線的正常運營。如何解決好線上線下的矛盾,避免刷單是在線電影票務平臺必須解決的問題。其次,在線票務平臺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根據海量的用戶數據,參與電影全產業鏈佈局,介入到電影的製作、發行和宣傳中。也可根據用戶畫像,幫助片方精準定位影片受眾,並協助院線排片,以提高影院的上座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