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丨山脚下的古村,为何总能巧妙避开山洪袭击?

2016年9月14日凌晨,一场山洪袭击了古田县,古田县的卓洋村是当时受洪灾影响较大的村庄之一。然而,距离卓洋村不足5千米的前洋村却完好无损,如同洪灾从未发生过一样。


地理中国丨山脚下的古村,为何总能巧妙避开山洪袭击?

前洋村和卓洋村都位于古田县境内,并且相隔不远。那么,当洪灾来袭时,为何卓洋村受灾严重,而前洋村却能够幸免于难呢?

地理中国丨山脚下的古村,为何总能巧妙避开山洪袭击?

这一系列的谜题让人深感疑惑。为此,《地理·中国》摄制组前往前洋村进行走访和调查。

地理中国丨山脚下的古村,为何总能巧妙避开山洪袭击?

前洋村历史悠久,建筑大部分都是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夯土建筑。

在考察中,队员们还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前洋村古民居每一面墙的底部石基高度都不一样。而且,村里的古宅均按朝代顺序,从后往前依次排列。

除此之外,在村中任何一条小路上都能听到流水声,山洪常常让河流沿岸的村庄变得一片狼藉。然而,前洋村河边的古建筑却完好无损,或许正是这些设计,才是前洋村古建筑不惧洪水的原因所在。

地理中国丨山脚下的古村,为何总能巧妙避开山洪袭击?

队员们对前洋村古建筑土墙进行取样和水化实验,实验后得出结论:前洋村的土墙在防水上确实有一定优势。

地理中国丨山脚下的古村,为何总能巧妙避开山洪袭击?

另外,土墙底部还筑有石基,由于山坡是倾斜的,人们通常会把高处的土填到低处建成一个水平的地基,然后在地基之上建造房屋,这便使得建筑前面的石基高度高于后面。

整齐排列的房屋布局,有利于建造通畅的排水系统。所以前洋村的先民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就特别注意建筑的排列,避免了村中产生积水,同时也可以防止洪水在村中停留。

地理中国丨山脚下的古村,为何总能巧妙避开山洪袭击?

将土墙抬离地面,也有效地防止了土墙受地面积水的侵蚀,古民居内部也会在木柱底部增设柱础防止受潮,并且,还在屋檐两侧增设了挡溅墙,可以防止雨水溅到正厅的地面与梁架之上。

综合来看,前洋村的先民们在建造民居时,确实为应对洪水侵袭做了针对性的设计。

地理中国丨山脚下的古村,为何总能巧妙避开山洪袭击?

队员们从当地气象局了解到,古田县每年台风期降水量巨大,山洪就是由强降雨导致的。但是,听前洋村村民说,台风来袭时,雨水甚至都没有没过古民居底层台阶,洪水更是没有袭击过村庄。

地理中国丨山脚下的古村,为何总能巧妙避开山洪袭击?

经过考察,队员们发现,前洋村周边的5座大山是阻挡台风的一道屏障,恰好能为前洋村挡住东方和东南方台风带来的大部分水汽。

并且前洋村距离河流源头不足400米,汇水面积仅限于河流的上游,不等雨水汇集起来,便流到下游了。而这些水量,恰好能够满足村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

地理中国丨山脚下的古村,为何总能巧妙避开山洪袭击?

所以,古人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不仅避免了一系列自然灾难的袭击,还因地制宜,发展出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让子孙后代得以在此繁衍生息。

地理中国

《避水古村》

播出时间:7月14日17:42

监制/闫东 主编/刘铭 黄丽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