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嗑|「有紋身的人」等於「不正經的人」?

紋身這幾年越來越流行,但它的流行卻沒有改變大眾對它的看法,在社會的公共認知中,紋身不是一個好行為,似乎比抽菸、喝酒還嚴重。在許多綜藝節目中,為了不影響青少年的認知,許多紋身也會採取一些措施以掩蓋起來,這種行為不僅存在於我國,韓國等國家也會在綜藝節目中為紋身“打馬賽克”“貼貼紙”等。

嘮嗑|“有紋身的人”等於“不正經的人”?

但是,紋身是那麼不好的行為嗎?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許多對紋身有興趣的人,特別是那些想紋身、而生活及工作環境不允許的人,因為紋身意味著你會因為這個紋身揹負上一些標籤。但在以前,紋身是以一種藝術形式存在著的。紋身,正確的叫法應該是文身,以前有著一個很文藝的名字——刺青。

中國古代開始就有關於刺青的記載,《越絕書·外傳本事》記載:“越王勾踐,東垂海濱,夷狄文身。”《墨子·公孟》:“越王句踐,剪髮文身。”

先秦時代以來黥刑就是在犯人臉上刺字.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現文身鏤身扎青點青雕青等文字,其他還有用刺青來作警示的例子如岳飛之母刺字的故事。

慢慢刺青已演變成個人裝飾的一種,例如在《四大奇書》之一《水滸傳》中,至少就有三個滿身刺青的重要角色:花和尚魯智深、九紋龍史進與浪子燕青

此外,還有族群文身的,東漢楊孚《異物志》就記載著廣西的文身族群:“雕題國,畫其面及身,刻其肌而青之,或若錦衣,或若魚鱗”。

至今包括臺灣泰雅族和賽夏族之內,世界許多地方的原住民,都有在面部刺青的傳統,在許多文化中,刺青還是一種社會階級與地位的象徵。

古埃及更利用刺青來畫分社會地位,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婦女流行在唇部紋上紅色,類似現代的紋唇、紋眉等永久性彩妝的美容方式。

嘮嗑|“有紋身的人”等於“不正經的人”?

發展至後來,70與80年代初,在黑社會幫派中,有時擁有一塊刺青,也是入會考驗之一,因此給人刺青是與黑道中人掛鉤的印象;在香港舊式幫派成員中通常都在左臂刺一條青龍,右臂刺一隻白老虎,因而有“左青龍,右白虎”這句話來代表黑社會份子。這也是紋身在我國成為一個“黑社會代表符號”的原因之一。

雖然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與身體展現的文化興起,大家逐漸能接受身體的表現型式,不過,社會學或人類學者在研究此類文化時,依舊會稱之為帶有“暴力色彩”的流行文化

而在歐美國家,紋身其實並不會與“暴力”直接掛鉤。在我上學的地方,學生紋身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老師們帶紋身也不會是奇怪的事情。紋身是一種自身紀念的方式,在某些人眼裡是“不好”的行為,而在紋身者身上,一般會有非同一般的意義。用帶有墨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在皮膚上製造一些圖案或字眼出來,在身體上刺繡各種花紋,以視吉祥、崇拜、紀念。

不過現在也有人預測,隨著國內對個性接受程度的逐漸放開,未來紋身在我國也會是一個正常的存在,紋身的人不會被認為與“暴力文化掛鉤”。

不過,有醫生表示,有部分人群不適合紋身,而且紋身前後也有許多事項需要注意,在此就不一一列出。無論紋身的風氣盛不盛行,都應該處於自己的立場而做出選擇,不要為跟風而跟風,思考好紋身後需要接受的評價,畢竟洗紋身比紋紋身痛多了哦。最後想跟大家分享我認為的明星中紋身紋的最好看的藝人——權志龍。以下為他的紋身圖片,特別是笑臉圖案成為許多人模仿的對象,在潮流圈受到很大的追捧。

嘮嗑|“有紋身的人”等於“不正經的人”?

嘮嗑|“有紋身的人”等於“不正經的人”?

嘮嗑|“有紋身的人”等於“不正經的人”?

嘮嗑|“有紋身的人”等於“不正經的人”?


本次關於紋身的嘮嗑就到這裡結束啦。希望我以後也能紋個身,而且不會影響我找工作,謝謝了。

嘮嗑|“有紋身的人”等於“不正經的人”?

嘮嗑|“有紋身的人”等於“不正經的人”?

嘮嗑|“有紋身的人”等於“不正經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