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有一类执行案件我们无能为力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句话经假药骗子张长林之口,成为《我不是药神》中最让人感慨的台词。

如同片中的办案人员一样,法院工作有时也难免经历两难抉择,今天我们说说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执行不能。

这个法律术语,用规范准确的表述方式来说,指的是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经执行法院穷尽手段仍不能执行的案件。或者,我们可以不用这么拗口,它的核心只有两个字:没钱。

的确,这些年来,我们的执行规则越来越完善,执行手段越来越多样。如果经常关注我们的微信,您也许知道,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查扣财产,通过联动机制追查失信被执行人,执行财产能够以最公开透明的网拍形式变现,对于“顽固不化”的失信被执行人也自有拒不执行判决罪等着他们。但我们更希望您能了解,这一切有一个前提: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

反过来,在最为普遍的金钱给付类案件中,如果被执行人经济能力有限,则无论如何查找甄别,案件的结果都是注定的:无法执行到位。

这样的案件不在少数。从媒体披露的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数据显示,全国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常年占据全部执行案件的40%左右。

我们坚信,申请人的法律利益依法应当得到不折不扣的实现。但是,市场风险、法律风险这看似轻描淡写的八个字,是全国法院和每位申请人都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

我们的官方微博在7月7日为您推送的文章《执行X司法救助:这是北京海淀法院的执行温度》,呈现的就是一起典型的执行不能案件。

27岁的男子王某驾车撞上了骑自行车的女子黄某。因为这次事故,多处受伤的黄某在5年的时间里数次转院手术,55岁的她面部偏瘫,只能靠轮椅行动。每次去医院复查,需要3个人把她抬下楼。就在几天之前,医生刚刚从黄某的身体里取出一根近四十厘米长的钢钉。五年里,黄某的丈夫为了照顾妻子没能工作,只是偶尔捡些废品补贴家用。

而在另一面,王某从事保安工作,每月收入也只有3300元。车祸发生后,王某将自己银行账户上的8000余元存款一次赔给了黄某。而在执行法官主持下,双方商定由王某每月偿还1000元。

对于仅靠每月2000余元退休金生活,却已为治病欠下30余万元债务的黄某一家来说,每月1000元的赔偿不过杯水车薪,但已花去了王某全部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事后,王某来到黄某家中,向受害人下跪磕头致歉。可他的诚意既不能补偿给黄某带来的伤害,也无力改变自己经济上的困窘。

抛开具体案件,黄某的遭遇令人同情,王某的情况也让人叹息。这样的案件,相信每位执行法官都能数出不少。

贫穷当然不是病,但对强制执行案件却有决定性的影响。司法誓言决胜执行难,但它执行的是在公平的基础上,将当事人利益重新分配的“矫正正义”。对于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强制执行无能为力。

我们愿为执行成功付出100%的努力,但无法保证执行取得100%的成功。 请您谅解 。

对不起,有一类执行案件我们无能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