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实用)

教你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实用)

每个投资者都知道要有个适合自己的方法,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方法适合我?如何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做交易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胡乱操作——发现了一些小技巧,按照这些小技巧操作——认识到市场总体运行的框架,按照市场总体特征制定总体的操作策略——认识到操作条件稳定的重要性,做“进场机械化、出场灵活化”的操作——完全机械化。

而现在我们要讲到的,就是第三个阶段,“进场机械化、出场灵活化”的阶段。几乎所有的操作,都是按照一种大的框架做进出的:一个波段上涨、波段回调不破前低、下跌趋势力度减弱做多;一个波段下跌、波段反弹不创新高、上涨趋势力度减弱做空。

所以,能不能把进场条件固定下来?

为什么我会产生这个想法呢?

一、在大框架下,依然有一些并不完全确定的小的条件,这些条件给我的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犹豫,我想完全确定下来;二、我想完全控制住操作不稳定带来的风险,仅仅承受市场随机波动的风险。

其实,还是适应性的思路在搞鬼,还是想,能够灵活应对所有的行情。

我发现,同一个进场位之后,有时候行情很理想,很快走出了大幅度的利润;有时候走得很差,几乎没有利润,最重要的是,无论怎么调整进场位的设定,都无法避免这种局面,于是我就想,要不,我灵活应对吧,行情走得好,就多拿一下;走得不好,就少拿一下。

尤其是,与机械的、完全没有压力的进场相比较,出场太痛苦了,于是我最终决定,干脆,出场也固定了吧。

于是,我们从明显绥靖政策的四不像的“进场机械化、出场灵活化”转向了完全的量化。

通过这段经历,我们能够得到很多教益,比如,认识到量化的必然性;比如,认识到求缺思维的重要性。

但我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经历都是必须的。

没有胡乱操作的痛苦,我认识不到方法的重要性;没有小技巧的不稳定,我认识不到总体框架的重要性;没有总体的市场认知,我想设计确定性的进场,也没有灵感源泉;没有四不像的阶段,我不会坚定量化的思路。

更重要的是,每一步都为后一步提供具体方法的基础:胡乱操作的经验总结,形成了一些小技巧;学了道氏理论之后,把小技巧贯穿在一起,形成了趋势和趋势力度相综合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又为系统设计提供思路。

简单说就是,如果没有前一步的我,就不可能有后一步的我。

所以我才建议大家,一定要主动学习,在拿到任何方法之后,一定要自己复盘,看看效果,看看自己的操盘体验。

很多问题问我,其实没有意义,比如,绝佳机会绝佳进场加入均线筛选行不行,你得自己复盘看。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说了,怎么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们把“适合”自己的方法定义为自己从内心里就认可、可以自如操作的方法。寻找这样的方法,有两个思路。

一、由内而外

在所有买卖点中,发现最适合你的。

我觉得,这是寻找方法的最低成本的途径,尤其节省时间成本。

因为这个途径是把所有的买卖点列出来,然后自己对自己说,我喜欢这样的、不喜欢这样的,所以,这是自己从内心里评估外在的买卖点,我们称为“由内而外”的思路。

二、由外而内

假如说我对买卖点没有特别的偏好,谈不上适合不适合,怎么办呢?

找那些能够盈利的,尤其是稳定盈利的买卖点,训练自己,让自己能够自如地操作。当然,主要通过复盘和模拟训练。

这种思路是通过训练把买卖点内化于心,所以是“由外而内”的思路。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无论哪一种思路,都需要我们大量的工作,首先,建立自己的市场认知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可以盈利的买卖点;其次,通过大量的复盘,发现自己适合什么买卖点,或者把可以盈利的买卖点内化于心;最后,你就可以自如地做操作了。

也就是说,适合源自哪里?

源自你辛苦地工作。

适合自己的方法不会从天而降,正如利润不会从天而降。

所以,去学习吧,尽快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去复盘吧,尽量明确方法的优势和局限;去设计自己的系统吧,尽快让自己在这个市场中游刃有余。

记得,每个人盈利的钥匙,一定在自己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