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络空间的国之重器”,又一“双料担当”科研机构落地深圳

深圳又一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双料担当”科研机构落地!18日上午,广东重点打造的国家实验室“后备队”之一——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鹏城实验室)进驻新场地,未来将打造“网络空间的国之重器”。

打造“网络空间的国之重器”,又一“双料担当”科研机构落地深圳

鹏城实验室的主攻方向和人工智能紧密相关,今天,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1.0版也正式启动,实验室还一次过签约了三位院士,这些新项目有多大能量?和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创业者有何关系?来看一看。

打造一个“网络空间的国之重器”

2017年底,广东省以培育创建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为目标,瞄准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启动了广东省首批四家实验室建设。

这四家实验室之一——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落户深圳,命名为鹏城实验室。

鹏城实验室是由深圳市政府主导,聚焦国家中长期目标和战略需求,以创新型网络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行列为目标。

未来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三个:聚焦网络通信、先进计算和网络安全。

打造“网络空间的国之重器”,又一“双料担当”科研机构落地深圳

今天实验室正式进驻新场地——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中心万科云城一期8B栋大楼,同时启动了首批五个科研项目建设。

广东省科技厅副巡视员周木堂说,鹏城实验室作为省政府的重大创新平台,对省建设科技创新强省有战略意义。“所以鹏城实验室一定要利用好当前的大好机遇,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深创新创业走廊的大环境之下,努力打造一个网络空间的国之重器。”

打造“网络空间的国之重器”,又一“双料担当”科研机构落地深圳

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1.0版启动

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是实验室的使命。实验室建设相关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开展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突破网络信息领域重大核心基础理论问题,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推动网络信息产业发展,引领未来学术发展方向。

鹏城实验室的主攻方向和人工智能紧密相关,在今天的签约仪式上,由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部署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1.0版正式启动。

打造“网络空间的国之重器”,又一“双料担当”科研机构落地深圳

这个平台是国家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鹏城实验室将和联盟携手共进,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升级贡献力量。

根据现场的介绍,在人工智能领域,它是科研成果汇聚平台,也有产业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还将搭建产学研合作的桥梁。比如在开源硬件基础平台的构建上,或将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加强专利布局,支持龙头企业构建开源硬件工厂、开源软件工厂。更开放的格局,将助力创新和创业的加速。

16家机构助力创新,独立法人实体,设理事会

实验室还将探索建立符合大科学时代科研规律的科学研究组织形式,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小南了解到,鹏城实验室为独立法人实体,不设行政级别。实验室设立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设立学术委员会和战略咨询委员会。

实验室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协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深圳国家超算中心、华为、中兴通讯、腾讯等16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网络空间实验室。

签约三位院士

首批三个院士工作室也在今天正式入驻鹏城实验室,分别是中国工程院赵沁平院士、中国工程院丁文华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李凯院士工作室。

赵沁平院士先后主持完成20余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获何梁何利科技奖;培养博士硕士百多人。

打造“网络空间的国之重器”,又一“双料担当”科研机构落地深圳

丁文华院士曾任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主持建立我国新一代电视台网络化制播系统,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亚广联“亚太地区广播工业杰出贡献奖”等。

李凯院士是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讲席教授,ACM Fellow、IEEE Fellow、美国工程院院士;他与李飞飞教授合作启动ImageNet项目,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图像识别知识库。

“工作室主要是围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有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进行理论创新、技术突破,还有可能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我们争取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能够引领这方向的技术发展。”赵沁平说。

【记者】戴晓晓

打造“网络空间的国之重器”,又一“双料担当”科研机构落地深圳

【作者】 戴晓晓

【来源】 南方号~深圳市~南方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