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三大错误,危害最大的并非夷陵之败

鉴于《三国演义》数百年来的巨大影响,大多数人对于刘备创立、诸葛亮经营的三国蜀汉颇具好感。作为三国时期一时豪杰的汉昭烈帝刘备夷陵遭遇惨败,以及他所创立的蜀国最终被覆灭,成为历史上人们嗟叹不已并引以为可惜的事情。

公元221年蜀汉正式立国到263年蜀汉灭国,刘备的个人决策一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普遍认为,夷陵之败让蜀国和吴国元气大伤,是刘备一生最大的错误,并且导致了蜀汉的灭亡,其实刘备对蜀国的灭亡,主要做了三件错事,但夷陵之败的危害绝对不能动摇根本。

第三大错误:错信关羽,痛失荆州。

刘备的三大错误,危害最大的并非夷陵之败

关羽是刘备手下除了刘备自己以外,最具备大兵团作战指挥经验的军事统帅,在前期经历了水淹七军之后,威震华夏,但刘备当时的状态,或者是过度信任、也可能无法驾驭关羽,总而言之,对于显而易见的来自吴国和魏国必然将会到来的发难,刘备预估不足。

当然,关羽之死后世猜测也颇多,有人认为关羽心向汉室,220年关羽死后,221年刘备才称帝。刘备本身就有意让关羽送死,然后趁机铲除刘封,根据这种说法,那刘蜀本身就没有逐鹿中原的志向,失败更是天意了。

总而言之,丢掉荆州之后蜀国基本上就丧失了一统天下的可能,蜀国后期姜维等人主政,将这一切错误都归结到了关羽身上,关羽也得了个“壮缪侯”的谥号。

第二大错误:夷陵之战

刘备的三大错误,危害最大的并非夷陵之败

刘备比较信任的文臣武将都劝说刘备不要伐吴,刘备固执不听。结果国力受到重创,吴国也开始孤立无援,刘备自己白帝城归天。夷陵之战打的是为关羽报仇的旗号,这也是人们判断关羽不是刘备故意害死的最有力证据。

第一大错误:称帝

刘备的三大错误,危害最大的并非夷陵之败

刘备立国的基础是恢复汉室,除此之外刘备没有任何能够获得士族百姓支持的地方了。曹操在具备巨大优势的情况下,尚且忌惮荀彧这样的士大夫阶层不敢称帝,刘备却不打算顾忌。曹操屯田修养,深得民心,刘备穷兵黩武,只能依靠诸葛亮这种荆州大士族家庭的支持。称帝让刘备彻底失去了立足天下的根本,倘若刘备不称帝,打着营救汉献帝的旗号不断北伐,相信效果要好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