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彬:一個晚清鄉村讀書人的歷史背影

作者 蕭祥劍

冬日的夜晚,漫天雪花,和親友一起圍著火爐,或許有一壺小酒,亦或是一樽熱茶,有長者,有少年,有親人,有至交,一起暢談人生、評古議今,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情。王永彬的這一部《圍爐夜話》,正是無數個這樣的冬日場景下積累下來的人生感悟的薈萃。由於其源於生活、貼近現實,蘊含了深刻的中國傳統人生智慧與經驗的總結,因此,這部篇幅不長的語錄式清言小品集,在明清之際眾多同類著作中脫穎而出,成為一部廣為人知、大量流傳的經典著作。

王永彬:一個晚清鄉村讀書人的歷史背影

讀其書,先識其人。然而,一直以來,《圍爐夜話》雖讀者無數,關於作者王永彬的生平介紹卻少之又少,僅以書中引言中的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個咸豐年間的讀書人,在一個叫做橋西館的地方,寫下了這一部智慧經典的模糊場景。

王永彬(1792-1869)字宜山,宜都枝城石門坎人,清代儒學家、田園詩人。根據王氏家族的《宗譜》記載,王永彬少時進入私塾讀書,後來他的兄長去世,他的父親想要他輟學謀生,他跪求父親,才得以完成學業,後來進入縣學讀書,成為廩生(由縣裡給生活補助的學生),“道光二十三年以恩貢就教職,在籍候選教諭終身,考終正寢。”

可以說,王永彬在“學而優則仕”的科舉場中,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就。他的一生,大多是在耕讀治家、教授生徒、研習經典的時光中度過的,而橋西館應該就是他教授生徒的地方。在這種耕讀治家、私塾教學的生活中,王永彬給我們留下了一箇中國傳統鄉間讀書人的人生縮影。

王永彬:一個晚清鄉村讀書人的歷史背影

為沒有考中科舉,他遠離了官場,他也沒有成為商賈而奔走江湖。由此,名利不再與他有關。清代的貢生,只是能夠從朝廷領到一些米糧,沒有什麼俸祿的。王永彬過的,應該是一種耕讀治家、傳授生徒、吟讀經史、撰寫著述的田園式耕讀生活。這也是中國古代大量鄉間讀書人所過的生活。由於古代鄉村教育基本以私塾為主,幾乎沒有官辦教育,設館教徒就成為這些讀書人謀生的一種方式,他們也因此成為傳統文化薪火的鄉村傳播者。

在設館授徒之餘,王永彬最喜歡的是讀書、撰述和交友。他對於經史子集都有熟讀,而且還研究過中醫和數術。在中國古代,讀書人要通“三理”——“醫理、命理、地理”,王永彬應該也是這樣一位精通三理的讀書人。而他最為重視的,還是通過教育對社會風氣的改造。作為一位鄉紳和一位傳統道德文化的守護者,王永彬尤其關心和重視倫理道德的建設,這從《圍爐夜話》的諸多語錄中可以看出。他把道德、讀書、務農、教育、忠孝、治家、勤儉等理念灌輸到日常的生活實踐中,他本人也正是這樣去實踐的。他曾經積極地參加當地救災、防亂和修志的工作。在太平天國時期,他還被推舉為邑西鄉團總公訓。這些,都體現了他作為一個鄉村讀書人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王永彬:一個晚清鄉村讀書人的歷史背影

國傳統的讀書人,常以勸世易俗為己任。舊時的社會,資訊簡陋,改善鄉間民風最簡單可行的就是編寫勸世的小冊子、小讀本。因此,王永彬做了大量這方面的工作。除了《圍爐夜話》,他還編寫過《朱子治家格言》《先正格言集句》等書。此外,他還留下了《丈夫詩》《警心篇》《弟子八箴》《醒世歌》等格言式的勸誡。他的勸世之心,也由此可見一斑。現在國家圖書館所藏的《橋西山館雜著》中,除了《圍爐夜話》之外,還有《音義辨略》《六書辨略》《禊帖集字楹聯》《朱子治家格言》等七部,可見他在文字、訓詁、書法、楹聯、史學、經學方面都深有研究,說他是一位鄉間大儒,似乎也不為過。

讓人欣慰的是,《圍爐夜話》已經廣為人知,僅從20世紀80年代到現在,這部書在中國大陸就出版過近一百多個版本。以一卷書而廣利天下,垂裕後昆,是無數中國讀書人的夢想,恐怕王永彬在世之時,也沒有想到。

王永彬:一個晚清鄉村讀書人的歷史背影

2014年,保加利亞的漢學家漢學家佩特科·希諾夫用了近3個月時間將《圍爐夜話》翻譯成為保加利亞語出版。希諾夫在接受採訪時說:“《圍爐夜話》是一本我願意讀很多遍的書,這本書字字珠璣,你每一次研讀它都放射出別樣的光芒。”可見,中華傳統文化中這些潤澤心靈的智慧經典,不僅適合當代中國人安身立命所當讀,也能夠給全世界的人們帶來人生的啟迪。

我想,《圍爐夜話》之所以能夠在百年以後還能夠如此打動人心,就是因為這本書的思想,是深深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血脈之中的,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無論在任何時代,這樣的文字和精神,都將如同太陽一樣,煥發出古老而又全新的光芒,照亮我們的前行之路。

筆者有幸得到同治六年的《圍爐夜話》原刻本,通過校勘發現,現行版本有一些地方作了改動,也有遺漏的內容。於是重新校勘,並作了註釋和白話語譯,讀到有感之處,略作簡評。所作已畢,略敘緣起。恰逢京都入冬的第一場雪,令人不禁憶起兒時故鄉冬日之時,一家人圍坐火爐邊,父母長輩給予的諄諄教誨,言猶在耳。我想,一百多年前,應該也是這樣大雪紛飛的日子,王永彬在鄂南的鄉村裡,與他的家中子弟、授館門人,亦當如吾之父母一般,語重心長地陳述這些先賢的教誨吧。

王永彬:一個晚清鄉村讀書人的歷史背影

日的都市,早已不見古老的火爐,我們也鮮有機會再享受如此溫馨而有詩意的田園耕讀之境了。然而,一旦你找機會研讀《圍爐夜話》,那位曾經圍在火爐邊傳授先賢教誨的讀書人,或許就會和你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