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丑之人为何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

奇丑之人为何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

一个人他奇丑无比却达到了所有人望尘莫及的成就!他是谁呢?我想大家一定很好奇,那么我们就来细数一下在泱泱中国历史上,长的既丑又成就斐然的人有哪些呢?晏子五短身材,“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为齐国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其《三都赋》颇被称颂,造成“洛阳纸贵”显然他们也颇有些成绩,但是要是比起众所周知的大明王朝洪武皇帝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众所周知,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40岁的农民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之下,爬上龙椅登基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亲手建立的庞大帝国。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站在人堆里找不出来的朱重八是怎样成为主宰万人生死的大明洪武皇帝呢?

首先,这是天意!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君权神授的说法吧。 梦投怀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吧,相传汉武帝的母亲做梦的时候梦见一个太阳投进自己的怀里,其后怀上了汉武帝。至此以后大凡帝皇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于怪象记载,比如刮风啊,下雨啊,冒香啊,天降祥瑞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昭告天下,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朱元璋——洪武皇帝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至于邻居以为失火了,跑来相救《明史录》。相传还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在朱元璋未当和尚之前,家庭是非常贫穷的,穷到哪个地步呢?穷到家人饿死的惨状。朱元璋的父母因天灾、饥饿、多疾去世,家中的土地也都在之前变卖,仅靠给地主当奴(帮工)来维持生活,当时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土地来安葬自己的父母,叫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求爷爷告奶奶的,从好心地主那里要到了南山坡上的一块地,有了地便可以下葬他的父母了,于是就和她的哥哥们一起抬着棺材下葬父母,出殡之时,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当抬到半山腰时,突然风云突变晴天霹雳随之乌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阻挡了他们上山的路,重八停下来本打算等雨停之后再上山,但是大雨使得山体滑坡,石头、泥沙把重八父母的棺材埋葬。重八非常痛苦,自己不能让父母入土为安,却又力不从心。其实不然,这是天葬,天意!在农村下葬要看风水,天葬此地正是风水宝地!古代人都有这样的说法,风水好了,子孙后代就会富有事事顺利,达官贵人不在话下。天葬又为朱重八成为皇帝多了天意的证词。

奇丑之人为何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

其次,吃苦耐劳,有自己的思想。都知道朱重八下葬父母之后又回到了小时候的寺庙,在寺庙之中,他任劳任怨干了几乎寺庙里的所有杂活,唯独不搽佛像…当他离开了寺庙开始了他的乞讨生活,但是与其他的乞丐不同,他有自己的思想,他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在讨饭的时候,他仔细研究淮西的地理、山脉、风土人情,他开阔的视野,丰富了见识,认识了很多豪杰(实际上也是讨饭者)就在这段时间,他参加了民间起义又开始了一段刀尖上舔血的生活……

再者,用兵之道,用人之道。都说守业更比创业难。其用人之道关系国志刚要,成功的秘诀对孟子王道的尊崇,对百姓苍生的仁爱以及领导国家的信念和决心。他还网罗天下名士如刘基,章溢,叶琛,冯国用,冯胜,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恪守“九字方针”。“九字方针”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方针是开国谋臣朱升提出的。打造铁军,如灭了在武昌村汉王的陈友谅阳湖之战。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仁爱百姓,反贪治腐,造就大明江山。

奇丑之人为何有如此成就?靠的是什么?

明人不做暗事,以上迷信并不是朱元璋成就伟大成就的关键,历练才是!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从未屈服,他们不断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朱元璋就是通过不断的历练才取得成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