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3年获取1亿用户的运动社交平台,keep到底做对了什么?

即使现在回头看keep的成长轨迹,还是很难相信,一个纯粹做健身教学视频、饮食指导等服务的健身社区平台能够在3年内,成长为一个一亿用户的流量巨兽。

毕竟在此之前,视频网站上的健身教学、线下几乎每个小区都有的健身房都可看做是keep的竞争者。

成功无偶然,还是让我们复盘一下这匹黑马是如何从众多阻力中突围的,也许它的成长历程能给更多创业者一些产品方向的提示。

作为3年获取1亿用户的运动社交平台,keep到底做对了什么?

keep的诞生:移动场景下的新机遇

keep的特点,在百度百科上被总结为三个词:轻巧,傻瓜化,随时随地。三个词中,有两个都和移动端用户流量的特征相吻合。

随着3G、4G的诞生,移动端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keep从一开始想要满足的这部分用户的产品需求:四分钟左右的健身教程视频,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的休息时间完成。keep随时随地能够使用的轻应用特征让被繁杂生活困扰的白领和学生群体找到健身的新途径,迅速打开市场。

作为3年获取1亿用户的运动社交平台,keep到底做对了什么?

基于用户数据的“傻瓜式”学习教程

在keep创始人王宁看来,keep核心优势的第一点,就是简单上手的小白式训练教程。无论之前有没有健身经验,keep都能根据预先输入的用户基础信息,个性化推荐最适合用户的教程,是用户在训练中得到成就感,进而获得在keep中健身的动力。

同时keep的社区也为健身社交打通壁垒,可以在平台上与更多人分享交流健身心得,甚至看到健身达人秀好身材的照片,都是一种提升用户黏度的正向激励制度。

作为3年获取1亿用户的运动社交平台,keep到底做对了什么?

去繁就简,回归健身平台本色

keep王宁是一名90后,也许是年轻人的天性,在他的产品中你能感受到对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整个keep社区,你找不到任何领折扣、限时优惠的界面,发展到1亿用户的规模,keep仍然保持初心,要做最纯粹的健身平台。整合健身教学、跑步、骑行、社交甚至装备购买的功能,keep形成完整的闭环生态,甚至已经远超“线上健身房”所能承载的场景价值。

作为3年获取1亿用户的运动社交平台,keep到底做对了什么?

总结起来,其实keep做对的最主要三件事,就是抓住机遇,精细运营和优化体验。将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细化并完善平台内容搭建。

在此之前,中国没有一款这样对小白入门如此友好的健身平台,在之后,希望keep这样单纯的初心也不要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