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新進入者所需知的進入障礙

餐飲行業新進入者所需知的進入障礙

1 、餐飲行業發展概況

“民以食為天”,長期以來,餐飲業作為第三產業的主要行業之一,對刺激消費需求、推動經濟增長髮揮了重要作用,在擴大內需、安置就業、繁榮市場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質量等方面,都做出了積極貢獻。

餐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餐飲業發展非常迅速,增長率一直高於我國 GDP 增長速度,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2006 年,我國餐飲消費實現歷史性的跨越,全年累計零售額首次突破一萬億元大關,達到 10,345.5 億元 。2011 年我國餐飲業再上臺階,全年累計收入首次突破 2 萬億元大關,達 20,635 億元。2017年,我國餐飲業收入達到3.9萬億元,同比增長10.7%,規模僅次於美國。

餐飲行業新進入者所需知的進入障礙

隨著大吃大喝的奢靡之風得到有效遏制,餐飲市場呈現“健康理性消費、反對鋪張浪費”的良好氛圍,高端餐飲企業向大眾化轉型,大眾餐飲漸成主流,全年保持穩定增長。

總體來看,隨著國內生產總值的快速增長,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費觀念更新等因素,我國餐飲消費水平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為我國的餐飲經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餐飲行業發展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2 、中國餐飲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餐飲業自改革開放以來,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改革開放階段、數

量型擴張階段、規模連鎖發展階段和品牌提升戰略階段。

(1)改革開放起步階段

20 世紀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我國餐飲業在政策上率先放開,各種經濟成份共同投入,使餐飲行業發展取得了新的突破和發展。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受到衝擊,社會網點迅速增加,這一時期的餐飲業經營模式主要以單店作坊式餐飲店為主。

(2)數量型擴張階段

20 世紀 90 年代初,社會投資餐飲業資本大幅增加,餐飲網點快速湧現,行業蓬勃發展。

(3)規模連鎖發展階段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餐飲企業連鎖經營推進步伐和速度明顯加快,在全國範圍內,很多品牌企業跨地區經營,並搶佔了當地餐飲業的制高點,企業逐步走向連鎖規模化成為這一時期的顯著特點。這一時期,外資餐飲公司憑藉先進的經營管理制度、高效的物流配送體系,在中國大力發展連鎖餐飲店。百勝餐飲集團、麥當勞餐飲集團在中國成功地開設了肯德基、必勝客、麥當勞等著名餐飲品牌連鎖店,同時為國內餐飲同行帶來了全新的經營理念。

(4)品牌提升戰略階段

進入 21 世紀,我國餐飲業發展更加成熟,增長勢頭不減,整體水平提升,一批知名的餐飲企業在外延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內涵文化建設,培養提升企業品牌,綜合水平和發展質量不斷提高,並開始輸出品牌與經營管理,品牌創新和連鎖經營力度增強,現代餐飲發展步伐加快。

3、 、 市場化程度和發展格局

我國人口眾多和地域飲食習慣多樣性決定了我國餐飲的品類繁多,各種業態的餐飲企業在我國各地區形成了開放式競爭的發展格局,市場化程度較高;各餐飲企業在業務規模、服務水平、管理水平、盈利能力等各方面差距很大,區域差異和個體差異較大,總體發展很不均衡。但整個行業呈現出連鎖化、集團化的趨勢,整個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加強,限額以上企業(年營業額在 200 萬元以上的餐飲企業)經營收入大幅增長,主流品牌正向中、西、北部迅猛發展。

(1)各業態發展格局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餐飲市場逐步形成了正餐服務、快餐服務、飲料及冷飲服務和其他餐飲服務並存的格局。

(2)連鎖經營發展迅速

以連鎖經營為代表的現代餐飲業正加速替代傳統餐飲業手工隨意性生產、單店作坊式經營、人為經驗型管理,向產業化、連鎖化、集團化和現代化的方向邁進。在行業規模企業發展中,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模式多樣化和企業規模化、集團化趨勢日益明顯,實力逐步增強。

4、行業發展趨勢

近年來,餐飲業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堅持開拓創新,運用現代管理和科學技術手段,大力發展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加快延伸服務空間。

(1)產業化、連鎖化將成為餐飲業發展的主流

餐飲加工產業化、經營模式連鎖化將成為我國餐飲行業發展的主流,連鎖餐飲企業營業收入佔全部餐飲企業營業收入的比重不斷提升,百強企業和優勢企業競爭優勢將更加明顯,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2)餐飲消費市場呈現多樣性,餐飲業市場更加細分

隨著餐飲市場多元化和消費個性化的趨勢加劇,餐飲市場將更加細分,一批具有管理優勢、經營特色的餐飲企業將進一步發揮產業化、連鎖化優勢,擴大規模和市場佔有率,在細分市場(如區域、業態)奠定競爭優勢,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3)品牌與文化進入提升階段,餐飲突顯特色和個性

中國餐飲業在經歷了模仿、同質競爭階段後,開始走向文化創新、菜品創新、尋求差異化路線。更加註重特色、服務、環境、營養、生態的需求,品牌店、特色店和名牌餐飲企業的增長勢頭將更加明顯,企業品牌競爭和文化培養力度加強,文化內涵多元和內在含量積累的影響更加突出,行業發展和企業競爭進入全面提升階段。

5、行業主要壁壘

當前,我國餐飲業處於多層次競爭、高中低檔共同發展的階段。在低端市場,由於資金、技術門檻不高,易為中小潛在投資者進入,進入門檻較低。

(1)資金門檻低

餐飲業屬於勞動密集性行業,資金投入低,這也是社會閒散資金和私人資本大量進入餐飲業的原因。

(2)技術壁壘低

餐飲業中常用的技術都沒有任何獨有與專有性,可以輕易從市場上得到,因此行業技術壁壘低。

(3)品牌與網絡壁壘低

中國餐飲市場極其廣闊,當前國內餐飲業的連鎖程度總體都不算高,國內餐飲企業的連鎖化、集團化、品牌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目前投資者進入餐飲行業的品牌與網絡壁壘也很低。

今後隨著餐飲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中國餐飲市場必將出現一批品牌知名度很高的企業,他們的擴張將對市場上其他餐飲企業將構成越來越高的結構性壁壘或競爭性壁壘。

(4)文化性壁壘高

中國地域廣闊,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風俗文化及生活習慣,因此跨入國內不同地區擴張或投資的餐飲業者,將面臨文化壁壘的各種影響。

中國餐飲文化性市場壁壘的另一種情況,是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劇和中國改革開放的縱深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國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餐飲市場,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內餐飲集團開始跨國經營。

文化性市場壁壘對餐飲企業或投資者的制約將是全方位的。因此對於餐飲企業或投資者來說,跨文化溝通與管理,將是其知識體系中不能缺少的一個模塊。

餐飲行業新進入者所需知的進入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