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靠死10亿“鬼子”,赚出150亿身家,却将千亿帝国拱手让人!

我知道你和我有一样的想法:这世道还有这么“傻”的人?

说起这个千亿集团,你肯定知道,这里引用网友的调侃:“这地方一年死10亿鬼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

没错,就是横店。

说起横店,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拍戏的地方,无数“抗战神剧”都是在这里拍摄的。一个户籍人口只有8.9万的小镇,每天有超过10个剧组在这里取景,每年2/3的国产古装剧在这里完成。

美国《好莱坞》杂志将它称为“东方好莱坞”,单论规模,它可比好莱坞大多了!

目前,横店集团总市值千亿,坐拥四家上市公司,年收入600多亿。

但谁能想到,30年前的横店,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小镇,全镇只有一条街道,四处荒山野岭,人均年收入只有可怜的75元!

每年靠死10亿“鬼子”,赚出150亿身家,却将千亿帝国拱手让人!

改变这一切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硬生生把山沟沟炸成了一片平原,建起了一大片以假乱真的古建筑,有故宫、民国街、珠江……曾经破烂不堪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东方好莱坞”!

这位传奇老人就是人称“横店之王”的徐文荣!

靠“收粪便”小试牛刀

收获当地人的信任

虽然一辈子的事业都离不开横店,但是严格来说,徐文荣并非纯粹的横店人。

徐文荣三岁时,才跟着全家南迁横店,一家7口人的生活,完全靠父亲做点小生意勉强维持,常常入不敷出。

“我顶着太阳、举着碗,在一排排火腿架子下钻来钻去。那时候虽然还小没有上学,但是心里非常伤心。”徐文荣回忆说。

因家境贫寒,他经常要帮忙干活,也常常被同龄人取笑,到后来,徐文荣甚至自卑到不敢出门。尽管如此,自尊心极强的徐文荣内心坚定了一个想法:

“苦难不解决,人生一世,活着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1950年,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想迫切走出贫穷和自卑的徐文荣看到了机会,就偷偷报了名。过了初审的徐文荣,却因“个头最矮”这理由被军官退回原籍!

回来之后,徐文荣就一直留在横店打拼,先是在公社当了7年的“小干部”,后又跟着父亲游商,做一些小买卖。也正是这段经历使徐文荣萌发了自己做生意的念头。

60年代初,徐文荣听说安文山区玉米肥料奇缺,他知道一种比尿素肥力还高的“马桶砂”,简单来说就是马桶壁上的固体结晶。擅于抓住机会的徐文荣立马向公社提出了“肥料换粮食”的建议,在征得同意后,徐文荣多次北上,挨家挨户的收集马桶砂。

在收集了1500多斤的“马桶砂”,交换了同等重量的玉米后,徐文荣将大部份粮食分给了横店的低产户。

曾备受嘲笑和奚落的穷小子,转身成了横店人家喻户晓的大户。

第二年徐文荣当选横店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也正是因为这个机会,给了他后面巨大的发挥空间。

40岁第一次创业

3年赚5倍利润!

当地的干部曾说:“我们乡里有个人,论本事可以做皇帝,论错误可以被枪毙。”

这个干部眼中“可以枪毙的人”,后来却靠着“敢为人先”一手主导了横店的经济大腾飞。

1975年,40岁的徐文荣,在领导的指派下接管了横店当地一家缫丝厂,横店集团的萌芽--东阳横店丝厂也由此诞生!

创办的资质有了,钱从哪里来?思前想后,徐文荣想到了如今已被大众说滥的手段--众筹

徐文荣来回游说于公社39个大队,最终筹到了50254元的三年无息贷款,然而这笔钱对于办厂来说却只是杯水车薪!

迫不得已,徐文荣只好向银行求助。为了讨好银行行长,徐文荣几乎是要住在行长的家门口,用了各种方法做“公关”。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徐文荣从银行拿到了26万元的贷款。

有这26万的启动资金,徐文荣正式开始人生第一次创业。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有两把刷子,在接手丝厂的第一年就赚到了6.7万。

赚钱了,凑钱办厂的乡亲们想把钱分了,却遭到了徐文荣的极力反对。他说,办厂赚来的钱就像“母鸡下了鸡蛋”,只有再过紧日子,下更多的“鸡蛋”,养更多“会下蛋的鸡”,才能让丝厂走上正轨。

事实证明,徐文荣的想法是正确的。他把赚来的钱继续投入到厂子里,在第二年赚到了15万,第三年赚到了35万!

“个人的命运,总是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徐文荣心中所想。

丝厂投产是横店走向规模化经济的起点,徐文荣也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总是能抓住经济发展大势,跟着潮流勇往直前。

根据当时国家政策,他又做起了用废铅提炼真铅的生意,后来又涉足在当时即便大企业也不敢轻易进入的磁性材料领域,继而将商业版图扩展至医药、汽车、草业等领域。

在徐文荣的带领下,横店集团规模不断扩大,从一个荒山秃岭的小镇,变成了80年代著名的“世界磁都”和“江南药谷”!

3个月,160座房子,一条珠江,一座塔

横店影视城就此诞生!

据统计,徐文荣陆续办过的企业超700多家!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东方好莱坞”!

徐文荣杀入影视文化领域,缘于一个令他苦恼的现象:横店人在富裕之后,却严重缺乏休闲娱乐的地方,外来人也很难长留。

“那时,我就想把横店装修一下,装修的材料就是文化。”

做文化产业,免不了需要政府的扶持,徐文荣为此天天往省里跑,一位副省长不胜其烦的说:

“你真是走火入魔,你要做工业我们支持你,你这点文化,做什么文化产业!”

徐文荣似乎真的是较上劲了,决心要搞文化产业。反正他已经有了钱,谁也拦不他。

出人意料的是,他的“固执”却给横店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每年靠死10亿“鬼子”,赚出150亿身家,却将千亿帝国拱手让人!

建影剧院、体育馆、歌舞厅、文化村,这些文化设施虽然在大城市很常见,但在当时的横店却还很新鲜,很快在乡民中引起轰动!

1995年,《鸦片战争》的美术指导张大帅陪谢晋导演来东阳看景,恰巧被徐文荣知道了,他觉得有合作的可能,便主动邀请他们来到横店。

酒席上,徐文荣听说这是要为香港回归拍电影,觉得是个大事,便立马承诺:“我来帮你们造景,别人用一年,我只用三个月!”

当时在场的人都以为徐文荣喝多了,也就没把这当回事,而且谢晋导演也不喜欢横店,在离开时,上车双手一甩说道:“这地方怎么拍啊?根本就没法拍!”

谁知第二天徐文荣就派出一位副手来谈合作,从横店追到北京,再从北京追到上海,居然硬是给他谈成了。

3个月造160栋房子、一条珠江、一座塔,这样的工作量无不令人唏嘘!

在签约后第二天,徐文荣就去看了现场,第三天就决定炸掉3座山!当时横店所在的东阳是全国有名的木雕之乡,盛产能工巧匠,徐文荣拉来了上百个施工队,准备开工。徐文荣过人的胆识和执行力可见一斑。

120个工程队,每个工程队要建一栋房子,为了按期完成,徐文荣下了死命令:“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下雨还是下雪都不能停工。”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官府、民宅当铺、赌馆、妓院等160多座建筑拔地而起,还包括珠江口岸!这样的速度令人乍舌!

为了解决旧建材紧缺的问题,徐文荣让人挨家挨户的去各个乡镇收购砖瓦,不惜花大价钱买墓碑拆下来的旧石板来铺路,甚至还亲自跑到偏远的地里去挖野坟!只为了做旧的效果极致真实。

3个月后,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的“19世纪南粤广州街”拔地而起,谢晋导演相当满意。

炸毁5座山,重建秦王宫

就此,横店影视城一炮而红!筹备了四年《荆轲刺秦王》的陈凯歌找到了徐文荣,将画好的秦宫殿的图纸给徐文荣看,表示筹备了4年都没有人敢接这个活,希望他能帮忙。

徐文荣一看,便立刻决定拿出一个亿炸掉5座山来建造秦王宫,原计划1年完成的秦王宫,8个月就收工了!

据说,秦王宫建成当天,陈凯歌面对恢弘的秦王宫大哭:“100%还原了历史”!

每年靠死10亿“鬼子”,赚出150亿身家,却将千亿帝国拱手让人!

剧组选择横店,游客们也蜂拥而至。为了留下游客,徐文荣又着手打造了横店的表演秀。《梦幻太极》、《神往华夏》、《梦回秦汉》等20多台大型演艺秀在横店轮番“轰炸”,白天看明星、晚上看表演已经成为横店影视城的常态。

从1996年接待游客23万,到近几年突破千万级别,横店累计接待游客已经过亿!

之后,徐文荣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拿出30亿元,打造了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香港街、江南水乡、华夏文化园等13个影视基地,削平大小山头近百个!

全国各地的剧组闻讯而来,《英雄》、《无极》、《甄嬛传》、《琅琊榜》、《伪装者》、《花千骨》……无数耳熟能详的影视剧都在此拍摄完成。

据统计,横店影视城已累计接待剧组1600多个,拍摄影视剧近5万集(部),国内三分之二的古装剧出自横店,累计吸引游客突破1.3亿人次。

就连外媒也忍不住赞叹:这是东方的好莱坞!

创造了横店的一切

却把一切留给了横店

2016年,横店集团的营业收入达631亿元,资产过千亿,作为这一切的缔造者,徐文荣却并未在横店集团占任何股份。

1993年,改革大潮,徐文荣独创了社团经济模式,资产所有权并不属于他个人,而是社团成员共同所有。

时至今日,横店集团的所有权,完全掌握在横店“三会”,即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东阳市影视旅游促进会、横店共创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员会三个社团法人手中。

徐文荣并没有任何股份,只是领取工资和“一点奖金”。他也从未公布过资产,决绝入选慈善榜和富豪榜。

在他管理横店集团期间,社会公益投入达70亿元,医院、学校、污水处理厂、发电厂都在横店建了起来。

每年靠死10亿“鬼子”,赚出150亿身家,却将千亿帝国拱手让人!

300亿,“复活”圆明园!

“我性格不服输,认定的事情,哪怕再多人反对,也会坚持去做。”徐文荣坦言。

2001年,徐文荣宣布退休。彼时,横店影视城已经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但是,忙碌了一辈子的徐文荣似乎并不习惯颐养天年的悠闲生活。沉寂了三年之后,69岁的他决定重新出山。这一次,他又提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疯狂”计划:复活圆明园!

“很多影视界的朋友希望我们建一部分圆明园的景,特别是西洋楼。但是地理环境和财力都不足以支撑这项工程,所以只做了规划,没有投建。”徐文荣说。

徐文荣复活圆明园的念头,其实很早就有了,但是因为工作量大,一直没有落实,便搁置了下来。直到徐文荣读了《1860:圆明园大劫难》这本书,书中写到:

“我们有我们所称的‘记忆’责任,这意味着必须承认和不忘记过去的错误与罪行,不论它们是他人还是自己所犯的。”正是这本书给了徐文荣很大的触动!

为此,徐文荣找到东阳市委书记,对这项工程作出了汇报,两人想法一拍即合:“这个事如果做成了,是了不起的大事,会轰动世界,能办就一定要办起来”

“我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件事。”徐文荣说。

然而,世事常有波折,总不能随人愿。

2008年,当73岁的徐文荣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在横店投资建设圆明新园后,舆论突起。

有人说他是“商业炒作”,有人说他“劳民伤财”,甚至还有人骂他是“商人沾满铜臭味的破坏”。

虽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使得建园之事困难重重,但徐文荣仍在坚持:“如果在浙江不能造,那我到外省去建;如果中国不能造,那我去国外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最终,徐文荣的坚持为横店带来了新的地标。

2015年,占地6200多亩、实际投资300亿,按1:1比例复建北京圆明园95%建筑群的“圆明新园”正式开园。

徐文荣此生最后一个夙愿,也终得成行!

要富大家富,要好大家好

和很多企业家一样,徐文荣白手起家,靠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过人的胆识,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改变了一个山区小镇的命运!

更为难得的是,徐文荣并没有执着于个人财富的积累,心心念念的是家乡人民的致富。“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徐文荣来说这并不是一句空话,他确实做到了!

“要富大家富,要好大家好,这才是一个企业家成功的标志。”

在被采访时问到当下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时,徐文荣微微想了想,语气坚决地说道:“我希望横店镇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小镇!”

而离这个梦想的距离,在他看来,已经很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