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医生生存图鉴:七成以上月薪不足8000

近年来,关于医生的负面消息很多,比如频繁出现的医闹事件、服务态度差、红包回扣等等,导致外界对医生存在诸多误解。实际上,医生是工作强度与压力都极高的职业,有着很多公众并不清楚的辛酸。

近日,医联联合艾瑞咨询共同发布了2017年《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工作强度、生活质量、疾病、心理压力、薪资等多维度全面剖析当下中国医生的生存状况。

超高的工作强度:

半数以上医生每周工作超60小时 多患有因过劳导致的疾病

时常听到有人说医生工作轻松,每天除了坐着看看门诊,最多巡巡病房,其实医生的日常工作远不止此。

络绎不绝的门诊患者、动辄数小时或十几小时的连续手术、与病人家属沟通病情、整理手术方案、撰写患者病历、参加继续教育、搞学术研究、参加学术会议、写论文……都是医生的工作范畴。

报告明确指出,超过50%医生表示自己平均每个星期的工作时间在60小时以上,有接近25%的医生平均每个星期的工作时间甚至超过了80小时,43.5%的受访医生表示自己平均每月在医院留宿8次左右。

2017中国医生生存图鉴:七成以上月薪不足8000

数据来源:于 2017 年7月通过艾瑞 iClick和医联平台合调研获得

2017中国医生生存图鉴:七成以上月薪不足8000

数据来源:于 2017 年7月通过艾瑞 iClick和医联平台合调研获得

超强的工作压力、不规律的工作和作息时间,让医生的生物钟几乎遭到毁灭性破坏,8成以上医生表示自己的睡眠有问题,熬夜与失眠尤其突出。

报告还指出,过度劳累给医生带来众多疾病,如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肠胃炎;长时间伏案或手术工作导致肩颈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精神压力导致偏头痛、抑郁症等疾病。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往往会引起心脑血管堵塞,也是猝死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2017中国医生生存图鉴:七成以上月薪不足8000

数据来源:于 2017 年7月通过艾瑞 iClick和医联平台合调研获得

缺少自我支配时间:

闲暇时间首选学习充电 生活质量无从谈起

医生们在休息时间如何放松?

报告指出,医生在休息日也几乎没时间放松,由于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医生的休息时间也基本用在了学习充电上,陪伴家人的时间都很少,更别提享受休闲娱乐活动。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医生的学习从过去的阅读文献和参加会议升级为线上线下联合学习,医生每天至少要花费1小时在学习上。即便如此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行业会议,争取和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仍是医生们不愿放弃的。

2017中国医生生存图鉴:七成以上月薪不足8000

数据来源:于 2017 年7月通过艾瑞 iClick和医联平台合调研获得

2017中国医生生存图鉴:七成以上月薪不足8000

数据来源:于 2017 年7月通过艾瑞 iClick和医联平台合调研获得

2017中国医生生存图鉴:七成以上月薪不足8000

数据来源:于 2017 年7月通过艾瑞 iClick和医联平台合调研获得

工作时间不规律导致医生饮食也难以规律,有时刚拿起碗筷,就来了患者,只能先赶去救治。报告指出,仅有16.6%的医生认为自己可以规律饮食。

除了饮食不规律之外,很多医生也缺少运动。近七成医生认为工作和学习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是导致他们缺少运动的原因。高强度的工作让医生下班后疲惫感较大,不愿选择较为激烈的运动类活动。

2017中国医生生存图鉴:七成以上月薪不足8000

数据来源:于 2017 年7月通过艾瑞 iClick和医联平台合调研获得

薪资酬劳差距大:

少数医生高收入 七成医生每月工资不足8000元

医生薪酬不仅是老生常谈的热点话题,也是医改重点。有媒体标榜中国医生的月收入五位数甚至更高,但对有哪些医生能够拿到月入五位数的高薪避而不谈。

和各行业一样,医生的工作年限对薪资有很大的影响。报告显示,71.6%的医生工资水平低于8000元/月,工资在10000元/月以上的医生占比仅为13.1%。

2017中国医生生存图鉴:七成以上月薪不足8000

数据来源:于 2017 年7月通过艾瑞 iClick和医联平台合调研获得

医患关系紧张:

61.5%的医生认为医患关系是他们最主要的压力来源

门诊医生平均每3分钟接诊一个患者,住院医生每人负责2-3倍量的病人,长期超负荷接工作量令医生有时难以顾全病人感受,在传播引导下为医生打上了态度差的烙印。

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丰富,患者及家属很容易陷入“百度成医”或者“推测成医”的误区中。有时医生为患者着想的行为,最后被当做了医患纠纷的说辞。

报告指出,61.5%的医生认为医患关系是他们最主要的压力来源,近三成医生所在的医院经常发生医闹事件,这日益加深了医生对患者的心理恐惧,也造就了医患之间长久积累的信任危机。

2017中国医生生存图鉴:七成以上月薪不足8000

数据来源:于 2017 年7月通过艾瑞 iClick和医联平台合调研获得

留住医生

高成本的培养成本、漫长的培养成长、高强度工作压力、紧张的医患关系、没有安全感的工作环境、低性价比的薪资待遇……这些是目前中国医生面对的普遍环境,这让很多医生心生离意,甚至令不少医学生们在还未学成之时就萌生了退意。

医生资源流失,不仅是医院的损失,同样是所有人的损失,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役“。

留住医生,除了考虑薪资待遇,社会还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即使身怀医术,但他们也是普通人,无法救护每一个生命。媒体与大众不应站在医生的对立面,患者与医生肩并肩携手和疾病展开斗争,对医生多一份耐心与理解,最终获益的就是我们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