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嗎?讓你更了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文化遺產日,從2006年起設立。是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大陸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遠見。目的是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非物質文化遺產(即“非遺”)是文化遺產最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國已經有京劇、中醫針灸、活字印刷術等39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數位居世界第一!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那麼,在我們東臺,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你關注呢?今天帶你簡單瞭解一下。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6月11日,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場展演活動在文化廣場舉行。此次活動以“新時代,新傳承,非遺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現場共展示十一個非遺項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省級5個,鹽城市級10個,東臺市級15個。這裡列舉了一些,趕緊來看看,讓你更瞭解家鄉!

1、董永傳說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王恆生 攝

  東臺西溪古鎮,離東臺城三里,為西漢設置。秦前為吳的屬地,漢代即很繁榮。據清代劉積蘭《彭城堂筆記》記載:西漢時,山東巢州有一個農女叫張七妹,隨父逃荒到東臺西溪,見董永賣身葬父,身受苦辛,很為同情,就嫁給了他。家貧無食,七妹把藏在懷中的一張“蠶子”孵化,摘桑葉飼養,三年後,四鄉八鎮廣為推廣。七妹用織絹償債,操勞過度,死去,遺有一子一女,鄉親們很懷念她,就附會她是七仙女下凡,後歸天庭。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孫家錄 攝

  近年來,東臺市在西溪古鎮圍繞孝賢文化和愛情傳說兩大主題,精心設計和建設了董永七仙女文化園。“東臺人文歷史沉澱十分深厚,要不斷加以發掘,用文化支撐旅遊,用旅遊傳承文化,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東臺市有關負責人表示,“董永傳說”作為一個文化品牌,對東臺民風的淳樸、孝賢文化的弘揚,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董永傳說成功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增添了西溪古鎮的文化魅力。”

2、東臺發繡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發繡,是用優質人發繡成的工藝美術品,與其它刺繡工藝品相比,用料奇特,具有不腐、不蛀、不褪色之特點和古樸典雅、蒼潤秀麗之風格。發繡藝術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東臺發繡用本地沿海地區少女長度30釐米以上的優質頭髮作為原料,由設計師設計樣稿,通過畫師在塔夫綢等面料的繃布上運用繪畫技藝勾樣,繡工們選用優質人發穿針繡成多樣優美的畫面,經過裝裱,成為一種傳統工藝品。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嚴海長 攝

  記載發繡最早的名著是清朝的《顧繡考》,書中所記載發繡的技藝可追溯到唐朝,在中國,尤其是古代中國,人們珍惜頭髮如生命,雲:“肌膚毛髮,受之父母,不敢損傷”。頭髮作為最高禮節的信物傳遞著人們的忠誠,堅貞和無限深情。發是生命的部分,是精神的代表,發制禮物表達的更是對受贈者的最高致意。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嚴海長 攝

  據史料記載,《東方朔像》是現存最早的發繡作品,是由南宋皇帝趙構的妃子劉安所繡制,八國聯軍侵華時被英軍所掠,現藏於大英博物館。到了明代,發繡高手夏明遠以頭髮代替絲線,繡出了中國古代建築滕王閣和黃鶴樓,發繡作品的題材至此豐富了起來。

  近年來,東臺發繡不斷推陳出新,作品也頻頻在國內外文化交流中大放異彩,聞名天下。隨著發繡技藝表達方式的更多元,更豐富,以尊崇生命情感為主的發繡作品也更受現代人鍾愛收藏。如今東臺“中國發繡”已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在國內國際博覽會和民間藝術博覽會上屢獲殊榮。自2007,國家正式授予東臺市“中國東臺發繡藝術之鄉”稱號以來,東臺發繡迎來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春天,發繡作品的收藏價值和技藝都有很大提升。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3、東臺陳皮酒釀造技藝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張羅寶 攝

  東臺陳皮酒釀造技藝,源於江蘇省東臺市東臺鎮,是採用“淋飯法”,沿襲傳統米酒釀造程序,輔以多類中草藥浸製而成的滋補黃酒的手工技藝。原名“八珍湯”、“陳醅甕”。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陸志祥 攝

  陳皮酒作為東臺一大地方特產,在東臺可謂是家喻戶曉,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陳皮酒的釀造技藝,作為非遺傳承人,希望將這一千年釀造技藝宣傳和繼承下去。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陸志祥 攝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印記,更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和靈魂。江蘇天成酒業會堅持“新時代,新傳承,非遺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秉承先人傳統釀造工藝的智慧和精華,以“科技創新”為主導,以“創品牌”為目標,不倦追求陳皮酒的更高品質,將陳皮酒文化繼承和發揚出去,締造江蘇釀酒新傳奇,也為人民大眾的文化生活添一份彩。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祝宏瑋 攝

4、弶港漁民號子

  弶港漁民號子是幾百年來漁民從事海上捕撈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利用最原始的勞動工具與大海抗爭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民間音樂。弶港漁民號子口耳相傳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高曉明 攝

  據《東臺縣誌》記載,清末宣統年間,是弶港漁號子的鼎盛時期。當時,每年農曆的二三月是捕撈小黃魚的最佳時期,漁民們從正月初就開始準備繩索、網具等捕撈工具。在這一個多月的準備時間內,漁民們除了吃飯時不打號子外,平日不管肩挑手拎、推拉抬撬,均打號子。整個弶港裡,每天漁號子聲不絕,聲勢震天。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高曉明 攝

  弶港漁號子是江蘇沿海漁民的歌謠,南至長江口的啟東,北到連雲港,沿海漁民們傳唱的漁號子都源於弶港漁號子。弶港漁號子有別於雄勁開闊的黃河號子,也有別於蕩氣迴腸的川江號子,它以吆喝、吶喊為主要特徵,粗獷、豪邁、渾厚、熱烈,節奏和緩,抒情委婉,感染力很強。這些號子能起到鼓舞士氣、調節情緒、組織和指揮集體勞動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藝術表現力,讓人領略到原生態藝術的獨特魅力。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千年的滄桑之變,弶港現已成為國家原始生態溼地保護區,站在海堤公路上極目眺望,一邊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漁帆點點,海鷗飛翔;一邊是平疇萬頃的灘塗溼地,珍奇保護動物時常出沒,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5、溱湖刻紙

  溱湖刻紙是流傳於東臺市溱東鎮近600多年曆史的一種民間美術工藝,其色彩豔麗、堂皇、多彩,用多色逗景,略加彩繪,深色託工製作而成。傳統工藝有26道正紋,72道斜紋,變化多樣,大方美觀,是一種既古老又能反映現代生活的民間工藝瑰寶。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溱湖刻紙傳承人 宋月秋

  據悉,溱湖刻紙2011年被確定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其製作過程曾數次被中央臺攝製成專題片播放,該鎮第三代傳承人宋月秋老人多次獲得省、鹽城市級“十大民間工藝師”等榮譽稱號。本次興趣班邀請的教師第四代傳承人王明華表示,雖然這一民間美術工藝觀賞性非常強,很有藝術價值,但卻瀕臨失傳,今後每兩週她將到校為孩子們上課,通過教授技法、展示作品等方式激發學生們熱愛、關注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情,將這一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溱湖刻紙作品--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

6、東臺魚湯麵技藝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鄒翠翠 攝

  東臺魚湯麵,源於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58年),已有200多年曆史,是“江蘇名點小吃”。東臺魚湯麵是江蘇東臺市漢族傳統麵食,屬於蘇菜,主要原料是麵條,湯白汁濃,滴點成珠,清爽可口。其湯白質濃似乳,味道鮮美可口,面白細勻不膩,湯質點滴成珠,營養極為豐富。由於魚湯內含大量的鈣質、膠質,且溫脾健胃,補虛療腸,經常食用,益處無窮,素有“吃碗魚湯麵,賽過老壽星”之說。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鄒翠翠 攝

  200多年來,東臺魚湯麵一路飄香:1915年,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1978年,被命名為“江蘇省名點”;1988年,被命名為“中華名小吃”;2008年被列入《鹽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年初,被正式列入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11月中旬,在首屆中國金牌旅遊小吃比賽中,東臺魚湯麵在上百種小吃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金,獲得了中國旅遊協會、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頒發的金牌和證書。

7、時堰木雕

  時堰木雕源於明,盛於清初。從《時村記》中對古蹟馮園中游畫舫、亭臺樓閣的描述,可例證時堰木雕品種多、題材廣、工藝精。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嚴海長 攝

  時堰木雕以單面鏤空雕刻為主,品種繁多。這與時堰歷史上交通便利,商賈雲集有關,從遺存至今的部分祠堂廟宇、廳堂樓閣、民居和傢俱雜物上的雕刻作品以及現時時堰民眾們崇尚木雕作品來看,時堰的民間木雕有著廣泛的群眾性。時堰木雕作品選題廣泛,有人物、山水、花卉、動物。人物題材以宗教為主,也有少量取材於歷史故事、名人軼事、戲曲人物。花卉題材是木雕數量最大的,除牡丹、梅花、月季外,佛手、桃子、石榴、棗子也常運用,動物題材則有龍、鳳、鹿、蝙蝠、鴛鴦、蝴蝶。時堰的木雕作品構思、選材講究,並非只為美化器物,而且藉助於各種題材,表達對美好事物的祈求,形成中華民族所特有的吉祥寓意。希冀生活幸福、長壽,則雕刻“福壽雙全”、“牡丹富貴”、“龍鳳呈祥”;表達夫妻恩愛和諧則有“鴛鴦戲荷”、“彩蝶雙飛”、“年年有餘”、“金玉滿堂”;為祈求富足生活,則有“三陽開泰”、“喜鵲登梅”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時堰木雕--紅樓夢大觀園(局部)

  時堰的木雕工藝精湛,藝人們的技藝嫻熟。在構圖及人物、動物的刻畫上獨具匠心。作品有的精雕細刻,有的刻繪簡單,只有寥寥數刀,作品之所以呈現如此不同的反差,這與主人的身份和經濟狀況密切相關。木匠受僱於富戶時,主人要求高,作品的作業週期就較長,藝人能夠充分施展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平民百姓無能力長期僱工,只能因陋就簡。但這兩種作品,從美學角度講,沒有高低之分,反而更能反映出時堰木雕藝人們具有不同表現技法的高明之處。

8、富安酥兒餅製作技藝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酥兒餅是富安的一種傳統茶點。據說明代就有了,揚名卻在清乾隆年間。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品償後讚不絕口,一時酥兒餅美名遠揚。酥兒餅是以麵粉為主料,揉成麵糰以後再包入餡,最後經油煎而成。因為酥兒餅從裡到外層層起酥,乍看活像一朵微開的金菊,故又叫“千層酥”。酥兒餅有用赤豆沙、桂花和庶糖調製的甜餡,也有用鮮肉、油渣、蔥花、鹽和味精調製的鹹鮮餡,具有入口酥鬆香脆、油而不膩、越嚼越美味的特點,用當地人的話來說,是“吃著打嘴也捨不得丟”。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富安酥兒餅形似菊花、層層起酥、酥而不焦、油而不膩營養特點及功效 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營養素,具除熱毒、散惡氣、消脹滿、利小便,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潤澤膚之功效。因富含油脂,適量食用有益健康。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酥兒餅製作過程一(陸志祥)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酥兒餅製作過程一(陸志祥)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酥兒餅製作過程一(陸志祥)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酥兒餅製作過程一(陸志祥)

9、許河雜技

  作為鹽城雜技的支脈,許河雜技緣起東臺市許河鎮姚進根寄身鹽阜雜技班子潛心學藝,返鄉後獨立創立“姚家班”,民國時期便組建民間雜技演出團體“如山雜技團”,成為鹽阜地區新興的雜技團,擁有自己的雜技高手和演藝能人,在鹽阜地區名聲大振,後整合同鄉“王侉班子”(系鹽阜雜技“王錦生班子”分支,民國時期組建的“新勝雜技團”)形成了蘇北有名氣的“許河雜技”。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車技(孫家錄 攝)

  據考證,許河雜技已有120年的歷史,屬於鹽城雜技“建湖十八團”的支脈,緣於許河 “雜技姚家班子”與建湖雜技一脈嫡傳許河人創立的“雜技王侉班子”長期合作在鹽阜大地上演出、生存和發展而得名“許河雜技”,入選鹽城市人民政府2013年11月公佈的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蹬技(楊靜 攝)

10、時堰廟會

  時堰自古宗教盛行,宋朝至清朝中葉,先後建有七十二個半廟堂。明朝至解放初期,體現宗教文化形式與特點的“廟會”活動頻繁,且名目繁多,主要有:農曆三月十九的太陽會(紀念明朝崇禎帝殉國),三月二十八的東嶽會(紀念東嶽黃飛虎),五月十三日的關帝會(紀念三國關羽),七月三十的地藏王會(紀念元朝張士誠),九月初九的華佗會(紀念神醫華佗),五月十八和十月初十的都天會(紀念唐朝張巡、明朝楊繼盛),九月中旬的龍王會(敬龍王)等。在各廟會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要數北都天廟的都天盛會”。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嚴海長 攝

  時堰“都天盛會”始於明朝,時為紀念唐代名將楊州都督張巡、明代忠臣速報使司楊繼盛兩位民族英雄,每年農曆五月十八都要舉辦規模空前的廟會活動。近年來,時堰鎮經濟社會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人們在追求安居樂業、和諧幸福生活的同時,更加企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11、彩繪葫蘆

  王東元,彩繪葫蘆傳承人。其葫蘆作品主要以農家庭院的葫蘆為載體,以生肖、臉譜、吉祥文字、吉祥圖案等為內容,純手工繪製的作品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彩繪葫蘆傳承人 王東元(陸志祥 攝)

  有著“葫蘆王”美譽的民間藝術家王東元 ,36年來不斷探索,形狀各異的葫蘆經他手便點石成金。其所創作的百態葫蘆、臉譜葫蘆先後榮獲國家和省市級金銀銅獎。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彩繪葫蘆作品(陸志祥 攝)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彩繪葫蘆作品(陸志祥 攝)

  王東元的彩繪葫蘆以吉祥物葫蘆為載體,以京劇臉譜、生肖為主要內容,經煮、洗、砂、塗、繪、刻、穿等工序,純手工製作而成。作品有兩個特點,第一是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京劇臉譜、生肖是中國的;再一個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葫蘆本身生長在農村的,田園裡的。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彩繪葫蘆作品(陸志祥 攝)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彩繪葫蘆作品(陸志祥 攝)

  2014年年底,我市公佈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彩繪葫蘆”作為傳統美術類入選。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12、安豐麥稈畫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麥稈畫作品《安豐古街》

  麥稈畫就是用麥稈製成的工藝美術品,是一門綜合藝術,涉及到書、畫、剪、烙、裱等諸多領域。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麥稈畫傳承人--劉用明(孫家錄 攝)

  在東臺安豐古鎮,流傳著一種特色的民間工藝品——麥稈畫。其淵源可溯至隋朝年間,後隨歷史朝代的更迭,麥稈畫藝術一直在民間綿延不斷。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顧俊生 攝

  安豐麥稈畫充分利用麥稈的自然光澤和材質,表現人物風景、花卉、動物等,栩栩如生,巧奪天工,堪稱中國民間一絕。色澤鮮豔的麥稈,經過燻、漂、蒸、剖、刮、燙以及繪、編、剪、刻等多道工序,粘貼成為一幅幅精美的畫作。

13、後港茶乾製作技藝

  東臺“後港茶幹”又名“王氏茶幹”,是王氏三兄弟共同執掌的一份祖業。美稱“香茗超香乾,賽過活神仙”。扁扁圓圓,袖珍小巧,色呈醬黃,似蒙一層薄薄的秞質。拈一片在手,異香撲鼻,小口嚼食,肉質堅實而又不失柔韌,密膩而又不失嫩滑。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嚴海長 攝

  後港茶幹可用於盤中配菜,亦可品茶小吃,即便隨意放塊嘴裡也鹹甜適度,齒頰留香。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陸志祥 攝

  後港茶乾的整個製作過程沿用著傳統手工,道道工序嚴謹、處處注重質量。多年來沒貼一張廣告,沒印片紙介紹,只憑食客相傳,卻暢銷不衰。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多年來後港茶乾的製作與銷售可謂富庶了一方。

14、裡下河糖塑

  在古代,糖塑作品既是工藝品又是食品,做成人形的作品大多是禁忌食用的。所以在創作題材上,大多數以花鳥草蟲、飛禽走獸為主,作品大多清澈透明,形象逼真,色彩鮮明,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據老藝人講,過去很久以前糖塑分兩泒,一泒專做大型祭祀用的糖塑作品,行話叫大回空,這種行業現已失傳;另一種是專門以零食玩偶形式的糖塑作品,行話叫小回空,其作品一般是十二生肖,各種動物,大刀兵器等,兩種技法行話叫放空。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鄒洪喜 攝

  受南北文化的衝擊影響,裡下河糖塑文化,跟其它文化一樣,在這裡 形成了自己的不同風格,其作品即有北方粗獷明達的影子,又有南方細膩圓潤的內涵,是裡下河地區獨具特色的民間工藝。

15、打蓮湘

  蓮湘表演是蘇北裡下河地區傳統的民俗文化活動,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溱東是水鄉蓮湘的發源地之一,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嚴海長 攝

  起初,打蓮湘主要是當地民間的一種祭祀活動中表演,“老爺出會”時跟在後面,邊走邊打,其目的多為驅邪、攆鬼、祭奠神靈,祈求五穀豐登,歲歲平安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嚴海長 攝

  解放後,作為一種百姓喜愛的文娛活動,經常在節慶時作表演。如今,溱東蓮湘已經成為裡下河地區家喻戶曉具有廣泛影響的文化、體育項目。

16、弶港排斧

  二百多年來,弶港海域在修造木質帆船時,領班師傅根據船體的結構,必須把每塊木板之間縫口用麻絲、油灰填滿,從而使漁船不漏水,安全出海。在日常漁業生產過程中,漁民們為了給新造漁船壯船膽,祈福海龍王保佑出海安全,從而取得漁滿艙的好收成,同時結合木工師傅的造船、修船的實踐,逐步形成步調一致的排斧造船的技藝模式。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張捷 攝

  弶港漁民習慣把“排斧”說成“排富”,來寄託他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所謂“排斧”,就是用油、麻、灰等混合均勻的填料,嵌於船身縫隙處,以防海水滲入蝕船。排斧工序分鏟縫、上底灰、捻麻腰、嵌麻絲、分麻板、拆嵌麻板、切碎、排斧八道。要求把所有的填料排得勻稱,密度、深淺都要一致。參加排斧的都是手藝高強的木工,他們誰都不甘示弱.在領作師傅首斧的指揮下,所有木工齊聲應和,發出有板有眼、排山倒海般的“噠”聲,極富節奏感,堪稱一首漁民打擊樂。每逢排斧,漁民們都呼朋結伴,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湧向海灘,齊聲喝彩助興:“排富!排富!”其場景十分壯觀。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弶港排斧這一風俗一直沿襲至今,經久不衰。也難怪,終年與船相依為命的漁民,理所當然用弶港排斧等風俗,來寄託他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這也就是弶港漁民習慣把“排斧”說成“排富”的緣故吧。

17、蠶絲被製作技藝

  蠶絲是自然界中集輕、柔、細為一體的天然纖維,素有“人體第二皮膚”的美譽。蠶絲滑爽、透氣、輕柔、吸溼、不刺癢及抗靜電等特點使其成為製作貼身衣物的上乘料子,而以蠶絲作為肉質的蠶絲被更具有貼身保暖、蓬鬆輕柔、透氣保健等得天獨厚的品質和優點。古代的達官貴人、皇親國戚的被子,用的大都是蠶絲被。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在繅絲、織綢過程中,優等的絲和綢直接用於買賣交易,一些質量中等及以下的絲線和綢緞自然就被淘汰下來。後來,富安人就用淘汰下來的絲和綢重新加工,製作成蠶絲被流通於市場,這就是“蠶絲被”的由來。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陸志祥 攝

  富安蠶絲被中的原料——蠶絲被業界稱為“纖維皇后”,蠶絲約97%的成分是純天然動物蛋白,跟人體皮膚接近,有很好的親膚性,有“人體第二肌膚”的美譽。蠶絲內含多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有防風、除溼、安神、滋養及平衡人體肌膚的功效,所以也有人把蠶絲比做“軟黃金”。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富安”牌絲綢產品獲中國名牌稱號,“富安”牌蠶絲被更是褥中的精品。

18、獅舞

  舞獅是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的樣子,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避鬼,每逢喜慶節日,例如開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陳美香 攝

  現在的舞獅主要分南獅、北獅兩種。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將二者融合的舞法,主要是採用南獅的形象、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19、弶港近海扳塢

  扳塢是南黃海近海(魚舍港至巴斗港為主)連陸海難與港汊之間的近海漁業捕撈技藝之一,扳塢的漁民白天休息,夜晚下海,第二天日出前返回趕早市賣魚。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陸志祥 攝

  扳塢作業完全靠步行,一個人、一張網、一盞燈、一隻鮃簍、一把抄子,方便靈活,是弶港漁民近海捕撈常用的技藝之一。

20、烙畫

  烙畫,又稱火筆畫,即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烙畫傳承人蔡勤榮

  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既能保持中國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烙畫作品《大象》

  據民間傳說記載,始見於西漢末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21、漁鼓道情

  漁鼓道情又稱“綁梆筒子”,也稱“仙戲”,是一種表演形式和大鼓書相似的中國民間傳統曲藝,始於明末清初的道情戲,源於道教的歌“道情詞”,因道士唱樂歌時配以漁鼓(道筒)伴奏,故古稱“漁鼓道情”。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民間道情藝人(陸志祥 攝)

  漁鼓道情盛行於清末,興起並流傳於民間,有著100多年曆史。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長的竹筒,蒙上豬護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發出響音說唱。一人邊演唱邊伴奏,右手拍擊漁鼓,左手敲擊竹板作為伴奏。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用漁鼓道情演繹的舞臺節目《土地的故事》(嚴海長 攝)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如今,“漁鼓道情”這種東臺民間的一門古老的藝術,真是不多見了。

22、溱東古磚古瓦製作技藝

  溱東古磚古瓦生產歷史悠久,始於漢代,經唐、宋、元、明、清、民國曆代近2000多年時間。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古磚古瓦成品之一(王恆生 攝)

  溱東古磚古瓦製作技藝是傳統的手工製造業,近代主要傳承於李氏家族,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王恆生 攝

23、裡下河龍舞

  舞龍是蘇北裡下河地區傳統的民俗文化活動,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陸志祥 攝

  起初,舞龍主要是用於祈求祝福,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陸志祥 攝

  解放後,舞龍作為一種百姓喜愛文娛活動,經常在節慶時作表演。

24、許河豬頭肉製作技藝

  許河豬頭肉,俗稱燒臘子。經過近80年的工藝演變,逐漸與傳統意義上的燻燒、醬制有所不同,許河豬頭肉已經發展成為典型的滷煮特色食品。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魯傑 攝

  許河豬頭肉是許河的傳統美味。豬頭肉於民間早就聲譽鵲起,據說淮揚菜系中的“扒燒整豬頭”火工最講究、歷史最悠久,是道久負盛名的淮揚名菜。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能改善缺鐵性貧血。而在東臺,許河豬頭肉是最出名的。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嚴海長 攝

  在許河鎮許樂村,有這樣一家賣豬頭肉的小店,不過三四十個平方的樣子,賣豬頭肉卻“跩”得很。很多美食愛好者數里路趕來只為買肉,並且買肉先前要預訂,如果晚點就買不到豬頭肉了,“小鍋煮豬頭肉香,廚房的鍋煮八九個豬頭剛剛好,煮多了,豬頭肉就煮不透不好吃了。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東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瞭解嗎?讓你更瞭解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