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唐朝战神,为何薛仁贵西征大败,李靖西征土谷浑却胜?

提到中国历史朝代,强汉盛唐两个文化符号是人们讨论历史不可忘记的映像。其中唐朝更是一个"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提到唐朝,很多人物栩栩如生,有趣的是大唐名将李靖和薛仁贵同时征讨过同一块地方,为何一个大胜,一个却大败呢?

同为唐朝战神,为何薛仁贵西征大败,李靖西征土谷浑却胜?

薛仁贵彩绘像

薛仁贵,名礼,以字行,薛仁贵征高句丽时从军,在次战中以神勇表现获唐太宗激赏,一战成名。唐高宗时薛仁贵四处征战,常年与外族作战,北破契丹,东定平壤,西拒突厥,立下无数战功,在敌军中也赫赫有名,留下“脱帽退万敌“”三箭定天山“的传奇。

同为唐朝战神,为何薛仁贵西征大败,李靖西征土谷浑却胜?

李靖彩绘像

李靖,字药师,唐太宗继位后任兵部尚书,李靖也是东征西讨,北破东突厥,南平萧铣,东破吐谷浑,军事才华收到收到当时世人的极高赞誉,与李绩并称唐初二名将。

同为唐朝战神,为何薛仁贵西征大败,李靖西征土谷浑却胜?

暴雪景

出征的地方地理环境极其恶劣,主将的硬指标统率能力收到前所未有的考验。这里的地理环境严峻到什么程度呢?寒冬季节,冰雪漫天,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即使到了春天,狡猾的敌人也会边走边烧掉新长的草,往水源里投掷粪便,以致马不能食,人不能饮。在这种环境下作战士兵的作战意志可以说十分容易下滑,由于地形十分崎岖,行军的路线也要精打细算,以防遭到伏击。对于行军中的阵型也要了如指掌,由于异地作战而且深入敌境,军队士气消磨的也比较厉害,阵形接敌的姿势不对的话,极可能遭遇大溃败。

薛仁贵于李靖虽然都东征西讨多年,他们统率军队的气质却不一样。薛仁贵自身神勇无比,可以说使用勇冠三军的勇力来统率军队,而李靖只有一般的武力,但是他却深入了解行军统率方法,在把整个军队贯穿成一体,对每个细节了如指掌。可以说李靖在这方面是胜在了对兵家最内核部分的了解上。

在评价统率时还有一个软指标,那就是使全军上下齐心合力,贯穿成一体远征的队伍有大半不是敌人击败了我们,而是从内部瓦解的。薛仁贵大非川之战惨败,就是因为副将不听从号令。能把军队团结在一起的从不是绝对的武力,而是军队令行禁止,秋毫无犯的绝对服从精神,而薛仁贵所率军队均有过杀降,抢掠的败笔。要使军队达到这种水平需要统率者有着深沉的兵家底蕴,这一方面李靖胜在内涵上。

在当代,薛仁贵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李靖(非神话那个李靖),但我还是喜欢外可出将,内可入仕的李靖,李靖曾担任兵部尚书,后任尚书令,右仆射等职位。内外兼有的人格魅力确实不可阻挡,有兵书《李靖六军镜》传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