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永不落日的蔬菜行业直面“寒冬”!

高温下永不落日的蔬菜行业直面“寒冬”!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

自从端午节以来,全国蔬菜价格就是一路狂跌,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比如甘肃高原夏菜,产地莴苣采收价从1.3元/斤一路跌到0.3元/斤,云南叶菜,比如油麦,从1.4元/斤,跌至0.6元/斤,河北唐山的有机花菜,从2元左右/斤,到如今的0.3元/斤,山东寿光的黄瓜,苦瓜,茄子,早就沦落到论筐卖了,平日菜贩抢手的瓜菜,如今在垃圾场找到了归宿(菜还不能直接烂在地里,否则影响下一季的种植)。这是全国供应蔬菜产地的情况。各地自产自足的本地蔬菜(如青椒,豆类,西红柿,小白菜叶菜,茄子黄瓜等),更是一个惨字了得,产地售价过5毛的,就是幸事了。

高温下永不落日的蔬菜行业直面“寒冬”!

产地土豆整体加工中

如果说全国产地的蔬菜行情,非圈内人还一时不太了解的话,那每个城市的一级蔬菜批发市场的经营场景就是全国蔬菜供求关系“晴雨表”。从产地到一级批发市场,除菜本身的采购成本外,中间的各项杂费(装车费,包装材料费,运费等等)核算到蔬菜里面,一般也要在1元左右/公斤。如今批发市场的景像:一车河北有机花,西兰花,甘蓝,总计也不过900件,居然走货时间要2-3天,过去在一个一级批发市场,山东寿光货来货超20台几乎一天走完,现如今只有三五辆却要几天,炎热的夏季,卖不完的菜,也就只能进垃圾场了。平日在众人眼中是永不落日的蔬菜行业,也将直面“寒冬”,这样的寒冬,一年里频次也越来越高了。

跌!跌!跌!本以为已经接近探底,结果行情更是难以预料。全国有的地方天旱盼下雨如东北,河北等地,有的地方却是雨季不断,云南曲靖等连绵20多天了。整个下跌势头更加剧烈,大部分产品出现烂市迹象。产地商贩不敢基地收菜,批发市场上的档口老板反映,很难卖,不是价钱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人要的问题。

高温下永不落日的蔬菜行业直面“寒冬”!

云南曲靖产地蔬菜采摘中

菜价如此低迷,行情如此之差,最惨的一个是种地的农民,另一个就是市场批发的贩菜老板,档口经营户。对于这些行业的朋友们,彻底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不做菜要亏地租、人工及档租,做了亏更多,面对前路真不知何去何从。

残酷的蔬菜行业产供链条真的需要重视了。单一的一味的支持蔬菜发展的政策,菜农不断的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众多的收货老板队伍不断增加和裂变,蔬菜供大于求的状况将持续出现。市场菜价跌声一片,遥看未来依然迷惘异常,社会只是认同强者,没有人相信眼泪,是进是退, 在于结合自己的实际经营和自己口袋的本钱,做出选择和判断。

高温下永不落日的蔬菜行业直面“寒冬”!

武汉白沙洲天然商行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蔬菜行业的迷局,千头万绪,作为蔬菜行业的最重要一环的蔬菜批发环节,如何破局也成为存活的关键问题---降本增效。 互联网技术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中,更在各行各业都完成了行业降本增效的目的。在蔬菜批发行业,互联网是否能够起到这样的同样的效果,我们拭目以待。菜小秘便是这样一个蔬菜批发行业的互联网服务公司,通过互联网技术,提高蔬菜分发效率,帮助行业降本增效,让蔬菜行业的寒冬过得更快一些,让行业发展更加健康稳健。

高温下永不落日的蔬菜行业直面“寒冬”!

蔬菜行业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