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淞口沉船已7人遇難 倖存者:巨響驚夢,抓起救生衣就跑

7月15日凌晨,從南京駛往廣州的“順強2”輪與“永安輪”在吳淞口64號燈浮附近水域發生碰撞。“順強2”輪當即沉沒,船上13人落水,3人獲救,10人失蹤。

紅星新聞記者從當地海事部門及多位家屬處獲悉,截至18日下午6時,失蹤的10人中已有7名遇難者遺體被找到,仍有3人失蹤。

72小時黃金救援期已過,但失蹤者家屬仍抱最後希望,“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事發後,約300名家屬陸續趕來,在上海吳淞海事局周圍的賓館入住。搜救期間,多名家屬守在吳淞海事局一樓會議室內,等待最新搜救結果。

吳淞口沉船已7人遇難 倖存者:巨響驚夢,抓起救生衣就跑

▲18日早,多名家屬陸續趕到吳淞海事局等待最新搜救結果

家屬向紅星新聞記者提供的一份船員名單顯示,船上13人,有9人來自福建平潭。

17日晚,在吳淞海事局附近一酒店內,獲救水手黃師接受紅星新聞記者專訪,披露事故發生前後的相關情況。同時,多位家屬接受紅星新聞採訪,還原更多搜救細節。

倖存者還原事發過程:驚魂半小時

丨事發時在酣睡

很多家屬攜老扶幼而來,入住吳淞海事局附近的多家快捷酒店。17日晚7時,距離吳淞海事局最近的一家酒店已經滿房。

吳淞口沉船已7人遇難 倖存者:巨響驚夢,抓起救生衣就跑

▲17日下午,吳淞海事局門口,多名家屬在等待搜救結果

數十名家屬在大廳議事。在6樓的一房間內,黃師端坐在對面的沙發上,向紅星新聞講述著“順強2”輪沉沒前後發生的事。

52歲的黃師到“順強2”輪僅兩個多月。他是水手,偶爾掌舵。黃師回憶,7月14日早6時,“順強2”輪載3000噸捲鋼,從南京港出發,駛往廣州。

這本是13名船員一次普通的運輸工作。去時,大多載捲鋼,回程會拉些沙子之類的東西。但7月15日凌晨1時30分許,意外發生了。

黃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的值班時間是下午3:30—晚7:30,凌晨3:30—早7:30。“我大概在晚9點睡覺。”黃師回憶,事發時,他正在酣睡。

依照黃師描述,他的休息室在貨輪左舷二層第二節。“前面是輪機長,我在他對面。”休息室陳設簡單,一床、一桌,長、寬、高均約2米。

丨“一聲巨響,不得了了”

“順強2”輪與“永安輪”撞擊的那一瞬間,黃師從睡夢中被驚醒,“船身左舷傳來咔嚓的巨響。”

黃師很慶幸自己有多年的航海經驗。他說,憑經驗,這不是普通的撞擊聲,“聽到那聲巨響,我就知道,不得了了。”

黃師的情緒開始有所波動,他拉高語調說道,“一聽聲音,我抓起救生衣就往外跑。”到走廊後,他看到,“永安輪”船頭對著“順強2”輪左舷,“已經脫離,有一定距離。”

黃師稱,此時,他掉頭就跑,“船已經在沉了。從聽到撞擊聲,到跑出去,再向後跑去,整個過程僅數十秒。”

他說,周圍聲音很大,也沒時間呼救,只聽船上的警鈴在響。

此時,救生衣被黃師抱在右臂,來不及解開,他的另一隻手,則抱緊欄杆。這時,他看到大廚老胡從貨輪二層的門窗爬出,“很快,船前身開始下沉。”

海水迅速漫過來,黃師看到,前方水面上浮起很多雜物。“我緊緊攥著救生衣。”不遠處,一個救生圈浮起。他游過去,抓緊。

此時,大廚老胡已落水。“他衝我呼救,我過去。最後,我倆共用一個救生圈,拼命朝著‘永安輪’遊了幾十米。”

一開始,“永安輪”上的船員拋下救生圈,但黃師說,他們無法夠到。“最後,他們扔下了繩子,把我倆拽了上去。”

丨“最關鍵的是拿了救生衣”

約七八分鐘後,年僅20歲的機工小李被救起。

黃師簡單轉述了小李的遭遇,“當時,小李在機艙內值班。他說,聽到巨響後,僅五六秒鐘,他就跑向後方,連自己的房間也沒去。拿了救生圈,成功逃生。”

這位52歲的“老水手”至今心有餘悸,“最關鍵的是拿了救生衣。”

在甲板上,黃師並未聽到水中有人呼救。“永安輪”上的幾人,也在注視周圍的海面,但沒有什麼發現。“沒燈時,只有三四米的能見度。”

黃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約兩點多,我到了‘永安輪’。當時,我什麼人都不記得了,甚至連家人的電話也忘記。但公司董事長吳泉的電話後面是6個5,好記。所以,我借‘永安輪’船員的電話,第一時間打給吳總。問他幾點,又給他說了情況,然後掛斷。”

此時,海事部門的兩艘拖輪已趕來搜救。

上海海事局通報稱,7月15日凌晨1時38分接報後,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即協調上海海事局“海巡01014”等10艘海巡艇前往搜救,並聯系2艘拖輪、2艘打撈船前往現場。

上了“永安輪”後,黃師和大廚老胡只剩下內褲,“很冷,又精疲力竭了。他們的船員給我遞了羽絨服、長褲,還有熱水。在‘永安輪’的餐廳內,我坐到天亮。最後,我坐上海事局的大艇,回去休息。”

丨“永安輪”拐入吳淞口時發生碰撞

事後,黃師從其他同事處得知,事發時,“順強2”輪正常偏東南方向直行,“永安輪”則向西北方向前行,準備拐入吳淞口。就在這個三岔路口,“順強2”輪左舷被撞,旋即沉沒。

“順強2”輪隸屬江蘇全強海運有限公司。該公司官網信息顯示,“順強2”於2003年7月10日建成,總長84米,寬12米,可載貨3270噸。

吳淞口沉船已7人遇難 倖存者:巨響驚夢,抓起救生衣就跑

▲全強海運官網上沉沒貨輪資料圖

江蘇全強海運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泉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事發後,他接到船員電話,才被告知“順強2”沉沒,“我們的船在航道正常行駛,對方掉頭時,突然撞到”。

吳淞海事局一位工作人員向紅星新聞記者證實,雖然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但確實是“永安號”撞到“順強2”輪左舷,致其沉沒。

黃師稱,進港時,兩艘船會通過高頻電臺聯繫,問如何走。“順強2”輪失事原因暫時無法知曉。

他和一眾家屬住在同一家酒店。劫後餘生,他也慶幸,但他更希望各方救援力量能儘快將仍失蹤的人找到。

家屬:“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丨徹夜未眠,3天只睡了2小時

對於林茵(化名)而言,剛剛過去的這一夜,太漫長。而這樣的夜,持續了3晚。

7月15日下午16:58,林茵得知父親遭遇意外。直至17日下午,她僅在7月16日眯了兩小時,昨夜更是徹夜未眠。

林父是“順強2”輪上的機動人員。她說,6月21日,父親才到船上,誰料,不足一月,就出事了。

林茵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雖已打撈出部分遇難者遺體,但很難辨認,需做DNA鑑定。“我們沒辦法搜救。所以,只能拜託政府部門,全力去做。”

丨“我當時手腳都軟了,不知所措”

出事時,輪機長王財英與倖存者黃師僅一牆之隔。其親屬向紅星新聞記者確認,王財英至今失蹤。

他的兩個女兒在媒體的鏡頭前數次抽泣,希望父親仍有生還可能。哪怕沒有,也該找到他的遺體,給家人個交代。

王芬(化名)清晰記得,6月18日,週一,父親節剛過。那天早晨,弟弟送父親去福州長樂機場,“去南京‘順強2’輪。”機票訂單顯示,王財英於當日14時45分抵達南京。

憶及父親的遭遇,王芬大哭,“這是我爸第一次坐飛機……他回不來了。”

她說,從記事起,父親就一直在船上,是個航海經驗豐富的人。去年,王財英胃不好,被幾位子女叫回家休養。“6月時,因‘順強2’輪原輪機長要去培訓,所以比較急。經人介紹,我爸決定前往。”王芬回憶,出發前,那邊曾數次催促。

7月15日上午9時,王芬接到母親電話,“你爸的船可能出事了。”

“我當時手腳都軟了,不知所措。”王芬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到母親家後,親戚們接二連三打來電話,問是不是出事了。一個小時後,噩耗傳來,“親戚告訴的。在此之前,未接到船公司的電話。”

當天,王家約二十人乘機從福建平潭趕至上海,“至今沒有找到父親的遺體,親戚們著急,就來了。現在已陸續到了三十多人。”

7月15日下午5時,王家已有十多人趕到吳淞海事局。

救援最新進展:7人遇難3人失蹤

上海海事局通報,7月15日上午9時55分,東海救助局潛水員對沉船駕駛臺進行首次探摸,中午12時30分出水,未發現失蹤人員。此後,又下水探摸一次,打撈出1塊艙蓋板。當天,搜救結束,未果。

吳淞口沉船已7人遇難 倖存者:巨響驚夢,抓起救生衣就跑

▲搜救現場 圖據@上海海事發布

官方通報顯示,7月16日,潛水員在水下探摸13人次。終於有所發現:當日中午12時04分,潛水員從沉船主甲板左舷第一間艙室打撈起1具遇難者遺體;14時38分,打撈船在附近水面打撈起1具遇難者遺體;16時34分至17時01分,水面浮起1具遇難者遺體,水下探摸發現2具遇難者遺體。當日,共發現5具遇難者遺體。

紅星新聞記者從吳淞海事局及多位家屬處獲悉,在7月17日的搜救中,又發現1具遇難者遺體。截至當晚7時,仍有4人失蹤。

中國民間緊急救援機構藍天救援官微文章顯示,該機構共有73人參與搜救,於7月16日早晨6時11分首次下水搜索。但當天下午,藍天救援從現場撤離,原因為:“經海事局相關專業人士現場評估,事故現場搜救難度非常大,為避免造成二次事故,(海事部門)建議藍天救援停止搜索。”

18日早,吳淞海事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仍在搜救中。“哪怕來再多潛水員,每次只能下去兩人。而且,要視潮水情況而定。水下能見度很低,只能靠摸。”

紅星新聞記者從海事部門一工作人員及多名家屬處獲悉,18日下午,在沉船內,工作人員又打撈起一具遇難者遺體。截至18日下午6時,失蹤的10人中已有7名遇難者遺體被找到,仍有3人失蹤。

家屬稱,事已發生,希望儘快找到遇難者遺體或確認失蹤者是否已遇難。他們的訴求就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18日下午6時,江蘇全強海運有限公司及涉事家屬委託紅星新聞發佈《尋人啟事》:目前,“順強2輪”仍有3名船員失蹤,各界人士如有相關線索,可在紅星新聞微信公眾號後臺留言,也可聯繫江蘇全強海運有限公司,經DNA鑑定,確認為“順強2”輪船員,將對線索提供者獎勵人民幣10萬元。

專家:

洋流中的沉船就像地震中的房子

搜救風險極高

中國航海學會常務理事、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院長肖英傑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稱,由於吳淞口水深十幾米,水下能見度極差,對於艙內的事物,潛水員只能靠兩隻手緩慢排摸失蹤人員。

“洋流中沉沒的船隻像是地震中的房子,潛水員的下潛受水流流速、湧浪和水溫條件影響極大,搜救風險極高。”肖英傑說。

肖英傑向《科技日報》分析,和其他水域單向洋流的情況不一樣,吳淞口海域洋流流向雖然總體上是往外的,但會出現短時間的迴流,造成了落水人員漂流的不確定性,因此在推測漂流軌跡時必須綜合考慮。此外該海域來往船隻眾多,要在保證航行正常的情況下進行搜救,使得搜尋任務難度倍增。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1月2日晚11時39分,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接報,載有鋼材的“長平”輪在吳淞口錨地沉沒。經吳淞水上交通管理中心繫統回放,載鋼材5000噸,由營口至上海的“長平”輪起錨後與錨泊散貨船“鑫旺138”輪(載捲鋼)曾發生碰撞。“長平”輪上共有13人,截至1月6日,2人遇難, 8人失蹤。經徵詢搜救中心特聘專家意見,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決定終止大規模搜救行動,轉入常規搜尋。

“沉船的因素非常複雜,未經調查還不能斷言。”肖英傑告訴《科技日報》,上海港船舶流量大,增加了碰撞的幾率,此外駕駛人員的操作失誤、船舶管理等都可能是意外事故發生的原因。他表示,要想避免此類悲劇發生,從技術到管理要做的還有很多。

END

紅星新聞記者丨王春 發自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