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大宋杨家将滴水成冰,智退辽朝萧太后大军!

一千年前,大宋杨家将滴水成冰,智退辽朝萧太后大军!

全文1156,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1

-THE FIRST-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七月,辽朝下诏,宣布伐宋。

当年的初冬季节,震耳欲聋的马蹄声自北边席卷而来,契丹强盗果然来了。

辽军挥师直逼宋辽边境西北方向的一座小城:遂城(今河北省徐水县西北)。

遂城是大宋威虏军治所,此时,一个大名鼎鼎的宋军大将正在城中驻扎。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杨家将中杨老令公的长子杨延朗(后改名杨延昭),民间称之为“杨六郎”。

明明是长子,为何称六郎?

一千年前,大宋杨家将滴水成冰,智退辽朝萧太后大军!

杨六郎雕塑

2

-THE SECOND-

据说,正是由于杨延朗屡次击败辽军,契丹人皆畏惧其威名,故将其视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因为这颗星镇守北方,正是契丹人的克星。

契丹人说的没错,杨六郎,果然是他们的克星。

这回,他们又得认栽。

这一年的初冬,天气格外寒冷。

契丹人自幼成长于北方苦寒之地,这样的天气,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更加如鱼得水。

于是,辽军士气高涨,纷纷感慨:天助我也!

可惜,没过多久,他们就会发现,呃……话说反了。

一千年前,大宋杨家将滴水成冰,智退辽朝萧太后大军!

贾乃亮版杨六郎

3

-THE THIRD-

此役,萧太后和契丹国主耶律隆绪御驾亲征,辽军几乎倾巢而出,直奔遂城而来。

无论是天气状况,还是兵力对比,似乎都对宋军极为不利。

面对突如其来的契丹铁骑,遂城守军不免有些胆怯。

严峻的形势下,杨延朗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率领全城军民奋力守城。

辽军在白天发起了一轮试探性的攻击,杨延朗毫不畏惧,身先士卒,给予攻城辽军迎头痛击,成功地守住了城池。

战斗打到了晚上,辽军攻势减弱,陆续回撤归营,准备在第二天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势。

趁辽军松懈之际,当晚,杨将军将遂城父老乡亲全部组织起来,只给大家安排了一个任务:挑水。

一千年前,大宋杨家将滴水成冰,智退辽朝萧太后大军!

胡歌版杨六郎

4

-THE FORTH-

众人大惑不解,大敌当前,准备滚木礌石才是正事,挑水能干嘛?

难道用水泼,能泼死敌人吗?

然而,军令如山,杨将军既然下令了,大家也就只得遵命而行。

于是,老老少少围着城内不多的几个水井,纷纷甩开膀子打起了井水。

不多时,一担一担的水被挑上了城墙。

杨延朗一声令下,一群士兵马上将老百姓辛辛苦苦挑上来的水又一股脑儿地倒到了城墙上,顺着城墙根一路流到了城外。

众人顿时一脸懵逼。

六郎啊,你这玩得是哪一出啊。

城内本来水就不多,仅有的这点井水,怎么能这么浪费啊。

杨延朗眨巴眨巴眼睛,微微一笑:“有劳父老乡亲继续挑水,咱们明早即可见分晓。”

就这样,遂城外辽军呼呼睡了一晚上的觉,遂城内宋军呼呼挑了一晚上的水。

一千年前,大宋杨家将滴水成冰,智退辽朝萧太后大军!

史上最帅杨家将组合

5

-THE FIFTH-

第二天一早,萧太后和耶律隆绪御驾亲临遂城下,正准备下令攻城,突然闻听全军将士一声惊呼:啊!

萧太后抬眼望去,眼前巍然矗立着一座冰城!一座晶莹剔透、寒光凛凛的冰城!

原来,昨晚,杨六郎巧借天气,滴水成冰,连夜将遂城铸成了一座冰城。

噢,买噶。

这样的城池,不要说攻城了,能把手搭上,不掉下来,就算你契丹人功夫好。

显然,萧太后被这座突如其来的冰城吓得不轻,以为宋军有神仙相助,不敢再逗留,于是,引兵遁去。

遂城终于保住了。

全城军民欢呼雀跃,无不钦佩智勇双全的杨家将——杨延朗。

遂城之战,杨家将智赚萧太后,六郎美名天下传扬!

亲爱的朋友,你怎么看待杨家将呢?欢迎留言评论。

一千年前,大宋杨家将滴水成冰,智退辽朝萧太后大军!

宋辽边境形势

给你有料、有趣、有深度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