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東南大學發表一篇Science,北京大學發表一篇Cell

牛!东南大学发表一篇Science,北京大学发表一篇Cell

本文轉自青塔

牛!东南大学发表一篇Science,北京大学发表一篇Cell

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科研機構以主要完成單位共發表CNS文章接近60篇。此前,青塔已經多次報道了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在頂尖期刊上的發文情況。

7月12日,中國高校又在Science和Cell發表兩篇論文。其中東南大學聯合南昌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功製備出世界上首例無金屬鈣鈦礦型鐵電體,文章在Science上發表,通訊作者為東南大學熊仁根教授和遊雨蒙教授。

此外,北京大學李毓龍研究組開發了新型、可基因編碼的多巴胺熒光探針,並將其應用在果蠅、斑馬魚和小鼠中檢測內源多巴胺動態變化。該探針將成為研究多巴胺相關神經環路的重要工具,文章在線發表在Cell上。據悉,3天前的2018年7月9號,李毓龍研究組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發表一篇研究論文。

東南大學熊仁根和遊雨蒙團隊發表一篇Science

牛!东南大学发表一篇Science,北京大学发表一篇Cell

無機鈣鈦礦鐵電體由於其優異的鐵電性和其它性質而廣泛用於強電介質存儲器,壓電傳感器,致動器,電容器和非線性光學裝置中。有機鐵電體因其機械柔韌性,低重量,環境友好的加工和低加工溫度而是有吸引力的替代物。雖然自第一個鐵電羅氏鹽以來已經過去了近一個世紀,但仍缺乏高度理想的有機鈣鈦礦鐵電體。

近日,在東南大學遊雨蒙教授和熊仁根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的帶領下,與南昌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使用分子設計策略並精心選擇有機陽離子來開發一系列無金屬ABX3型3D鈣鈦礦鐵電體,其通式為A(NH4)X3(其中A是二價有機陽離子,X是Cl,Br或I)。團隊合成了該系列的23個不同樣品,具有一系列不同的結構和相變溫度。在第一個A(NH4)X3鈣鈦礦中,MDABCO-NH4I3(MDABCO是N-甲基-N'-二氮雜雙環[2.2.2]辛銨)具有448 K的高相變溫度(T0)和22μC/cm2的大Ps,與BTO性能相當。

此外,使用壓電響應力顯微鏡(PFM),發現了具有八個偏振方向的各種鐵電疇的共存,並且證明了通過施加電場可以靈活地旋轉偏振方向。團隊的策略證明了高性能無金屬鐵電鈣鈦礦的可行性。在沒有金屬元素的情況下,預期這些有機物與其無機和有機-無機對應物相當,通過高柔韌性,可調節的結構-性質關係,可能的溶液和真空工藝以及有機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而得到增強。這些屬性使其在柔性設備,軟機器人,生物醫學設備和其他應用中具有吸引力。

相關成果以題為“Metal-free three-dimensional perovskite ferroelectrics”發表在了Science上。

熊仁根教授個人簡歷

牛!东南大学发表一篇Science,北京大学发表一篇Cell

1961年7月生,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 江西大學化學系 學士(本科),1982年9月 至 1985年 6 月 江西省印染廠技術員,1985年9月 至 1987年12月,延邊大學化學系有機化學專業研究生(碩士),1991年9月至1994年8月,後勤工程學院,獲機械潤滑工程工學博士。1994年在南京大學配位化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1996年-1997年,相繼在美國Puerto Rico大學和美國Brandeis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8年在美國Boston學院任訪問學者。1999-2006年為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青年學術骨幹。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4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2年),201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2000年獲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0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光電功能配位化合物及其組裝》(排名第二),2015年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新型分子基鐵電體的基礎研究》(排名第一)和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201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新型分子基鐵電體的基礎研究》(排名第一)。

發表分子鐵電領域影響因子大於3的SCI論文百餘篇,含Science、Chem. Rev.、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Phy. Rev. Lett.、Adv. Mater.以及Nature Commun.30餘篇。論文累計他引萬餘次,單篇他引最高為500餘次,H-index約58。

遊雨蒙教授個人簡介

牛!东南大学发表一篇Science,北京大学发表一篇Cell

遊雨蒙,1982年出生,東南大學教授。2000.9-2004.6南京大學電子信息與工程專業本科;2005.3-2010.1,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物理與應用物理專業博士;2010.8-2011.10耶魯大學博士後;2011.11-2014.9,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2014年9月,結束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研究,正式加入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有序物質科學研究中心工作至今。

2015年在Nature Physics上以第一作者發表文章,介紹其在二維單分子層厚度的過渡金屬硫物領域的工作。2016年7月,獲得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支持。2017年7月又在Science上以第一作者發表文章,為解決分子材料的壓電性這一世紀難題帶來了曙光。2017年11月,指導本科生團隊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特等獎。2017年12月,被評為“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2018年1月,獲得江蘇省“雙創人才”項目資助。此外,遊雨蒙教授也是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加入東南大學後,遊雨蒙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20餘篇,包括Science(《科學》)2篇,J. Am. Chem. Soc.(《美國化學會志》)5篇,Adv. Mater.(《先進材料》)2篇,Phys. Rev. Lett.(《物理評論快報》)1篇,Nat. Commun.(《自然·通訊》)2篇,Nat. Phys.(《自然·物理》)1篇等。

北京大學李毓龍課題組發表一篇Cell

牛!东南大学发表一篇Science,北京大学发表一篇Cell

2018年7月12日,學術期刊Cell在線發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PKU-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李毓龍研究組題為“A genetically encoded fluorescent sensor enables rapid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dopamine in flies, fish, and mice”的研究論文。

本論文為本期Cell上的feature article(亮點推薦文章)。該研究中,李毓龍研究組開發了新型、可基因編碼的多巴胺熒光探針,並將其應用在果蠅、斑馬魚和小鼠中檢測內源多巴胺動態變化。該探針將成為研究多巴胺相關神經環路的重要工具。

短短3天的時間,這也是繼李毓龍研究組2018年7月9號,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發表的題為“A genetically encoded fluorescent acetylcholine indicator for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的研究論文,首次成功開發了靈敏、特異、可遺傳編碼的乙酰膽鹼熒光探針,併成功地在不同生物體系中實時檢測內源乙酰膽鹼信號,為理解乙酰膽鹼在生理和病理條件下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工具,第二篇高水平文章。

牛!东南大学发表一篇Science,北京大学发表一篇Cell

李毓龍,男,國家第五批“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北京大學研究員。

教育經歷

2000-2006年,博士,神經生物學系,杜克大學1996-2000年,學士,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大學

工作經歷

2006-2012年,博士後,分子和細胞生理學系,斯坦福大學

2012-今,研究員,生命科學學院,生命聯合中心,麥戈文腦研究所,北京大學

科研領域

人的大腦由數十億的神經元組成,後者又通過數萬億的突觸組成複雜的神經網絡。不同種類的神經元經過或遠或近的投射,通過突觸與其他神經元進行信息交流,實現感知覺、決策和運動等高級神經功能。

研究大腦的最大挑戰在於腦的高度複雜性。我們實驗室集中在神經元通訊的基本結構突觸上,從兩個層面上開展研究:一是開發前沿的工具,即開發新型成像探針,用於在時間和空間尺度上解析神經系統的複雜功能;二是藉助先進的工具探究突觸傳遞的調節機制,特別是在生理及病理條件下對神經遞質釋放的調節。

-END-

關注Science公眾號,後臺回覆【Endnote禮包】【Origin禮包】即可領取相應Endnote安裝包Origin安裝包!更多精彩,點擊閱讀原文即可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