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來最大洪峯過境瀘州 最高水位達到13.72米

7月17日,新一輪長江洪峰過境瀘州,最高水位達到13.72米。瀘州日報記者從市防汛辦瞭解到,此次洪峰過境水位是今年入汛以來的最高水位。對此,瀘州市各區縣、部門也採取了相應措施,確保本次洪峰順利過境。

步行街道涉水深

長江沿岸拉起警戒線

上午十點半,記者沿江陽區濱江路段走去,此時下層步行街道已被淹沒,街道的路燈與景觀樹只露出了上半部分。從單碗廣場往東門口方向,沿岸的酒城酒罈雕塑已經被淹沒一半,縴夫雕塑更是被洪水淹至頭頂;東門口兩側的通道也圍起了警戒線,洪水將東門口下的廣場全部淹沒。

為確保市民安全,在沿江地段都有執法人員巡邏。一路上,有不少市民舉著手機拍照,也有部分市民想下水試試深淺,但都被一旁巡邏的民警攔了下來。

在單碗廣場,幾位民警正在勸導一位身穿泳衣準備下江游泳的市民,一番勸說之後,這位市民拿著裝備離開了岸邊。“昨天晚上警戒線就拉起來了,就怕市民進入被洪水淹沒的區域。”沿岸巡邏的黃警官告訴記者,現在水勢很危險,有可能會出現安全事故,而他們的任務就是確保市民的安全,不讓他們到岸邊踩水、游泳。

預防措施早先做

多舉措確保市民安全

記者在現場看到,從7月17日上午到20時,長江一直都保持著較高的水位。記者從市防汛辦獲悉,從17時開始,水勢已趨於平緩,17時20分,長江水位達到13.72米,是本次洪峰過境的最高水位。對於此次長江洪峰的成因,市防汛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主要是長江上游雅安、樂山等地暴雨所致。

此次洪峰過境,瀘州市未啟動防汛應急響應。但為應對水位相對較高可能發生的險情,位於沿江低窪地段的街道、社區並未掉以輕心。

當天下午,在龍馬潭區濱江路沿岸地區,小市街道辦以及相關社區工作人員利用小喇叭在沿江路段進行喊話宣傳,對岸邊市民進行巡防勸導。下江路口也拉起了警戒線,並有民兵看守,及時勸離江邊停靠車輛、船舶及逗留群眾。

小市街道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針對此次水情預警,他們制定了相應措施,各社區在第一時間將消息轉發至“當家人”微信群,告知廣大居民洪峰過境的情況,提醒居民不要到江邊嬉戲,必要時配合轉移;同時開展拉網式排查,對沿江路段、下水管道、危舊房屋、地質災害點等做全面的安全大檢查。

今日水情得緩解

近幾日不易再有洪峰

記者在市防汛辦瞭解到,今(18)日至明(19)日,長江水位會呈下降趨勢,預計到明日上午8時,水位會降至11米左右。

同時,記者也從市氣象臺瞭解到,從今日起至20日,瀘州市大部分地區仍然會以高溫天氣為主,基本沒有降雨過程出現。而在上游地區,未來幾日,由於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幾乎無明顯降雨,但仍有部分地區有降水。市氣象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上游降雨仍然還有,但相比於前幾日的暴雨而言有所減小,相對來說就不利於形成水位過高的洪峰。

“目前汛期已經來臨,江水上漲迅速。在江邊踩水嬉戲等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市民途經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黃警官提醒道。

瀘州日報記者 肖婷 實習記者 杜玉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