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貧困戶養殖生態雞走出生活困窘

安化贫困户养殖生态鸡走出生活困窘

溫室孵化的小雞苗。

安化贫困户养殖生态鸡走出生活困窘

黃海華養殖的生態雞在山野間覓食。

紅網時刻益陽7月16日訊(通訊員 侯豔 記者 劉麗)“我這裡的生態雞常年供不應求,從來不不愁賣。”談到自家養雞場的雞,安化縣冷市鎮玉新村的黃海華笑得合不攏嘴。據瞭解,他家的雞在山上散養長大,吃的是野生的雜草、昆蟲,五穀雜糧粥,喝的是山泉水,肉質十分美味,吸引回頭客無數。

黃海華今年45歲,是二級殘疾人,不僅有75歲多病的母親需要照顧,還需要供著小孩上大學的花費,妻子也體弱多病,是冷市鎮玉新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一家人常年因藥費花銷、學費等支出愁眉苦臉。

2016年底,黃海華參與了安化縣殘聯舉辦了養殖培訓班,也正是這次培訓,改變了黃海華的生活窘境。

在這裡,黃海華不僅學習到養殖的技術,也瞭解到養殖生態雞的前景,開始萌生了養殖生態雞脫貧的想法。在玉新村民和同學的幫助下,黃海華籌集到了15萬元起步資金,開始了創業之旅。

創業初期,由於養殖技術落後,管理經驗缺乏,養雞場入不敷出,經營舉步維艱。

2017年初,黃海華找到了在田莊鄉養生態雞大戶蔣立宇尋求幫助。在蔣立宇的技術支持下,他改進了自己的養殖技術,增建了雞舍,擴大了養殖規模,增加了養殖基地的收益。終於,在2017年底還清了全部借款。

目前,他的養殖基地林地佔地面積60畝,他的養雞場目前年出欄數已達14400羽,成了玉新村名副其實的養殖大戶。

2018年2月14日,海華因為個人外出未洗漱換衣進入養殖山上餵養雞,導致養殖農場的雞感染安卡那。面對因為自己過錯造成的重大損失,黃海華並沒有陷入懊悔和放棄之中,而是積極向外界尋求幫助。

在安化縣冷市鎮畜牧站上門提供技術和防疫幫助以及產業扶持政策小額信貸支持下,他的養雞場在4月份恢復養殖狀態。

“我的創業之路堅持到今,離不開冷市鎮、村幹部和朋友的幫助和關懷。”渡過難關後,黃海華說道,“在創業初期,是玉新村幹部幫我打開的銷售市場;在他經營困難之際,是蔣立宇通過自己的技術幫他走出困境;在農場的雞感染安卡那時冷市鎮黨委書記周華山多次上門及時幫他解決困難。”對於各方的幫助,黃海華銘記在心。

截至目前,黃海華養雞場月銷售生態雞1300羽。聽說黃海華養雞養得好,不少貧困戶紛紛前來參觀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