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石头能下蛋30年产一个,一“石蛋”进入预产区,专家解不开迷


石头会产蛋,别忽悠我了,小编还真不忽悠你。今天给你讲述的就是石头产蛋的故事。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姑鲁寨有个产蛋崖,这里的一处石崖每隔三十年就会掉落出一枚与恐龙蛋外形相似的“石蛋”,当地百姓称为“石头下蛋”。

产蛋崖长20多米,高6米,表面极不平整,近百枚青褐色的“石蛋”错落有致的天然镶嵌在一壁陡崖上。这些坚硬无比的卵形石蛋,竟都生长在看上去毫不相干的灰岩石层中,而且,平均三十年,石崖便会自动生产排放一次石蛋。目前有一颗“石蛋”已进入了预产区。每当石崖产蛋之日,寨中必有婴儿降生。

传说多年前,寨中有个六岁的哑巴儿童,一日,他从产蛋崖回来,抱着一颗石蛋,嘴里一直唸“咕噜咕噜”,像是石蛋生产滚落的声音,从此哑巴会讲话,这里也被命名为咕噜产蛋崖。


至今村中保存着历代产下的“石蛋”68颗。家家户户都以有石蛋为荣。因为只要谁家里有石蛋,谁家就人畜兴旺、衣食无忧,所以每到晚上人们就要把它们当宝贝一样收进去。

产蛋崖壁上镶嵌着数不清的石蛋,有的刚刚露头,有的已伸出一半。崖前摆放着几十颗大小不一的石蛋,有几个巨大的,号称石蛋王。

悬崖峭壁石头下蛋被中外学者称之为“世界之谜”,至今无法破解其中原因。后来有专家推测,在五亿年前的寒武纪,贵州三都还是一片深海,当时有一些碳酸钙分子游离于深海的软泥中,在特定化学作用下它们渐渐凝聚在一起形成结核,经过上层沉积物的不断压实,软泥和结核都变成了埋藏于深海地下的岩石,软泥成了泥岩,而结核成了石蛋,经过亿万年的地质运动,它们最后就暴露于地表。


由于差异风化,泥岩构成的崖壁风化速度快,而结核形成的石蛋风化速度慢,当泥岩层层风化剥落,石蛋就慢慢孕育而出。

由于围岩的风化速度大约相差30年,所以每过30年左右围岩风化后石蛋在重力作用下就自动脱落滚落到山脚。这就是产蛋崖“蛋”的真正秘密。

今天小编给你讲到了这里,你是不是感到非常稀奇呢。石头下蛋就是这么稀奇。

不知道你去过这个地方吗,如果没去过,可以尝试一下,看看这个地方,也许能揭开石头下蛋谜底的就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