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是山西省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2012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三区融合后城市人口数量为78万。

阳泉市是山西省第三大城市。市区桃河横贯,境内山川叠翠,矿藏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的无烟煤产地。

阳泉是中国重要的矿产集中区,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素有“煤铁之乡”之誉。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地名由来:清末采煤、冶铁、炼硫磺等工业兴起,1907年修建正太铁路时于此设站,渐成镇,因镇在大、小阳泉村之间,故以阳泉名镇。相传古时劳动人民在此凿石取煤,挖出了五个水势旺盛的泉眼,称为“漾泉”,后讹为阳泉。阳泉因此而得名。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历史沿革

据20世纪50年代从平定西北枣烟、大梁丁等地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便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唐虞夏商时,今阳泉市境相传为古冀州之地。春秋时,今盂县地有仇犹国。周贞定王十二年(前457年),晋卿智伯灭仇犹;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市境属赵。

早在春秋末期,赵简子为适应军事争雄的需要,在今市区修筑“平坦城”,屯集粮草,驻兵把守,为重要的军事要塞。

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渊曾在此设州,管辖寿阳、盂县、石艾、乐平等县,是古阳泉历史上第一次升为州级建制。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此设置平定军,发兵太原。

秦属太原郡。西汉初,于市境置上艾县,县治在今平定县新城村,属并州太原郡。东汉,上艾县属冀州常山国。三国时,南北分属魏并州乐平郡、新兴郡。

西晋沿用曹魏旧制。东晋十六国时,历属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燕、北魏等国。北魏时南北分属并州乐平郡石艾县和肆州新兴郡定襄县。后全境属东魏和北齐。隋时于今娘子关置苇泽县,属井州,后废;于今盂县境置原仇县(后改称盂县),与石艾县同属辽州。

唐初,市境属受州,后受州废,石艾、盂县先后属并州、太原府;天宝元年(742年),石艾更名广阳,徙县治于广阳村。五代历属后唐、后晋、后汉、北汉。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县治迁回平定上城,隶平定军;盂县属并州;之后,平定县、盂县同属河东路。

金升平定州、盂州,属河东路、河东北路。元属冀宁路。明,盂州降为县,与 平定州同属山西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为直隶州,增领盂县、寿阳县,属山西省。民国初为平定县和盂县,属山西冀宁道,后直辖山西省。

1905年,正太铁路在阳泉设站。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一批采掘、冶炼企业相继成立,使阳泉站为山西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随后,以阳泉站为中心,聚集行商坐贾,逐步成为山西东部地区和连结晋冀两省的商品集散地。1947年5月2日,阳泉解放,正式建制为阳泉市。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山西省划分为3区2县的5线城市,自古有“无烟煤之乡”之称

1947年5月4日,以原平定县的一部分设阳泉市,以后一度改称阳泉工矿区。阳泉市(工矿区)先后归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华北人民政府、山西省管辖。

1949年设阳泉工矿区,属榆次专区。

1951年阳泉工矿区改设阳泉市,由省直辖。1958年阳泉市划归晋中专署领导。1961年阳泉市改由省直辖。1970年阳泉市划归晋中地区领导。1972年阳泉市改由省直辖。

1969年1月,正式设立城区、郊区。1970年1月设立矿区。

1983年7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平定县、盂县划归阳泉市。

1989年9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平定县、盂县划归阳泉市,阳泉市成为由山西省直辖的下辖两县(平定、盂县)三区(城、矿、郊)的城市。[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