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为什么要盗墓,为什么选择清朝皇陵,孙殿英的结局如何

孙殿英为什么要盗墓,为什么选择清朝皇陵,孙殿英的结局如何

孙殿英为什么要盗墓,为什么选择清朝皇陵,孙殿英的结局如何

欢迎阅读本期《今古纵横》。

大家好,我是【今古纵横】特约编辑槐叔。关于孙殿英用炸药盗取乾隆“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陵”的故事,大家肯定都知道。但孙殿英怎么会要去盗墓的呢?为何选择“裕陵”和”定陵“呢?作为千古罪人,孙殿英最后的结局如何呢?槐叔下面给您慢慢道来。

孙殿英,原名孙魁元,河南永城人,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生人。他出身贫寒,自幼闯荡江湖,投靠过晚清宋庆的毅军,也当过土匪头子。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投靠了奉系军阀张宗昌,也帮助过直系军阀孙传芳阻击北伐军。之后兵败被北伐军收编,被任命为第十二军军长。

孙殿英为什么要盗墓,为什么选择清朝皇陵,孙殿英的结局如何

东陵大盗 剧照

那他为何要“东陵盗墓”呢?我们先来看看孙殿英自己的解释。

孙殿英说他是明末大学士孙承宗的后人。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已经在河北保定赋闲的孙承宗组织民众抵抗清军。按照清朝史书的记载,最后孙承宗是城破自缢而亡,但孙殿英却引用家族祖传的说法,说其祖先孙承宗当时70多岁了,由于积极抵抗清军,被多尔衮命人将其捆绑在马尾巴上活活拖死。而且孙殿英还说孙家当时几乎被清军屠戮殆尽,他的祖辈是少数外逃的人,这才有了孙殿英一脉。

孙殿英就此先将”东陵盗墓“的原因说成了私仇,不光如此,孙殿英还将盗墓讲说成了“国忧”。孙殿英继续说道,在清朝灭亡以后自己曾经遇到过一位仙人,告诉孙殿英说:“清陵完璧,恐满廷将有复辟之事,汉室危矣,将军急图之”。

孙殿英为什么要盗墓,为什么选择清朝皇陵,孙殿英的结局如何

东陵大盗 剧照

最后,孙殿英抛出了一种玄乎的理论,同样是这位仙人告诉他:“清东陵男女混葬,实为养尸之地,如果不尽快除之,恐怕会变成凶灵,尤其是这个慈禧太后,要尽快处理”。

以上就是孙殿英自述要盗取东陵的三点理由,但是恐怕现在人看来基本都是不可信的。但是在当时,清朝灭亡没多久,满遗势力确实还在想着复辟,而这些士兵们又普遍没什么文化,因此孙殿英的这一番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那就是支持盗墓。

但其实孙殿英要盗墓的原因很简单。孙殿英当的是杂牌军的军长,经常不能按时拿到军饷。而这一次盗墓前,十二军已经半年多没有拿到军饷了,因此导致军心浮动。而这时候孙殿英正好驻扎在东陵附近,经常看到有普通民众半夜偷偷摸摸的去东陵盗取一些外围的砖块等小东西,因此激起了他“盗墓充军饷”的想法。

孙殿英为什么要盗墓,为什么选择清朝皇陵,孙殿英的结局如何

东陵大盗 剧照

于是在向士兵们述说了他自己编的3点理由之后,十二军开始正式动手了,而为何选择的是乾隆和慈禧太后的墓,除了自圆其说外,主要还是想到这2位生前奢侈,死后肯定陪葬品众多。而事实的结果也果真如此,盗取的宝贝不光支付了军饷,还让孙殿英从此暴富。他除了自留了不少宝贝,还赠送了很多给当时的要员,使得事后没有被追究。据说戴笠死的时候被发下随身带着乾隆的一把小短剑,就是孙殿英送给他的。

“九一八”事变之后,孙殿英率军前往热河阻击日军。这点大家可能是没想到,当时在热河、赤峰一线的东北军遇到日军是一触即溃,而孙殿英带过去的四十一军(十二军后来改制)却在赤峰阻击了日军七天七夜,并打了好几场小胜仗。

孙殿英为什么要盗墓,为什么选择清朝皇陵,孙殿英的结局如何

清东陵

但可惜的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孙殿英在43年兵败投降了日军,当了汉奸。不久日本投降,孙殿英又金钱铺路回到了国军,打起了内战。最后被我军俘虏,不久病死。

对于孙殿英盗墓,现代也有很多人支持他自己描述的几点理由,认为可信度还是蛮高的。因为他们觉得同样是盗墓,明十三陵离当时孙殿英防区也不远,孙殿英盗东陵肯定为了“家仇国恨”。只是槐叔认为这只能大家自己做评判了。

孙殿英为什么要盗墓,为什么选择清朝皇陵,孙殿英的结局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