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帝退款操盤手:8千萬營銷完爆20億蒙牛,爲上位踢走60歲創始人

華帝退款操盤手:8千萬營銷完爆20億蒙牛,為上位踢走60歲創始人

7月16日凌晨,伴隨裁判的一聲哨響,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正式結束,法國以4:2的成績擊敗克羅地亞,時隔二十年再度捧回了大力神杯。

冠軍揭曉,球迷們坐等此前喊出“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口號的華帝如何表現。0:55,華帝在其公眾號上發佈“慶祝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啟動”的通知。僅幾分鐘,該文閱讀量破10萬。

據估算,華帝將為此付出7900萬元退款。然而,華帝活動期間總銷售額為10億元(線上7億元,線下3億元),活動期間華帝銷售額同比增長2.3億元(7億元x20%+3億元x30%)。按照產品的毛利率來算,大致可以覆蓋營銷費用了。

而此前華帝方面表示,活動線下渠道的退款責任由銷售區域經銷商承擔,線上渠道的退款則由公司總部承擔。也就是說,“奪冠退全款”指定產品共計7900萬元的銷售中,因法國隊奪冠而發生實際退款,公司總部承擔的部分僅為2900萬元,這相比華帝每年16億的營銷預算可以說是九牛一毛,更不必說法國隊奪冠給華帝帶來的品牌曝光和口碑傳播。

與此呼應的是,16日華帝股份開盤大漲,截至發稿,華帝股份報價15.05元,漲幅超7%。不過總體來說,華帝股價走勢並不喜人,世界盃比賽日期間股價跌幅為30%,市值縮水52.38億元人民幣,現總市值約為130億元人民幣。

只花了不到8千萬做營銷的華帝,營銷效果甚至超過投入了20億的蒙牛。網友大呼“這是一次教科書級別的營銷”。而這一切離不開華帝背後這位深諳“注意力經濟”的少帥——潘葉江。

華帝退款操盤手:8千萬營銷完爆20億蒙牛,為上位踢走60歲創始人

請黃曉明夫婦代言,贊助《十二道鋒味2》

吳曉波曾說:“任何一屆世界盃都是以足球的名義開始,以經濟的計算結束。”此前承諾為高盧雄雞奪冠買單的華帝,並未忘記承諾。7月16日,華帝迅速發佈“慶祝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啟動”的公告,而落款處鮮有人辨識出的幾筆潦草簽名,正是董事長潘葉江的名字。

事實上,這位低調的老闆是一位營銷行家。他曾在一次發佈會上說:“自己更像是一個產品經理、一個導演,而他的作品正是華帝。”他更將自己要做的事歸納為三件:一抓戰略,二抓產品,三抓品牌,“具體事務一概不管”。自2015年潘老闆接手後,華帝從垂垂老矣的廚電形象變身時尚大咖。

上任伊始,潘葉江打破華帝23年無代言人的歷史,一擲千金高調聘請黃曉明、Angelababy擔任代言人,果斷啟動“高端智能廚電”的戰略轉型。華帝還頻頻與一線IP合作:贊助《星廚駕到》《蒙面歌王》《十二道鋒味2》等高收視率綜藝節目。

根據華帝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用於銷售的費用為16億元。華帝用這些錢撬來了林更新、趙麗穎做代言人,在好萊塢大片中玩植入賺眼球。

2017年,華帝的代言人從黃曉明夫婦換成了趙麗穎和林更新。有分析師認為:“藉助高人氣、高收視節目及趣味化品牌傳播,華帝在年輕群體中的認知度及美譽度明顯提升,對華帝產品高端化形象形成有效拉昇。”

除此之外,華帝先後在《變形金剛5》《軍事聯盟》《楚喬傳》和《人間有味是清歡》等霸屏劇中做品牌植入。尤其在《變形金剛5》中,華帝定製的變形金剛與人氣角色大黃蜂來了一次實實在在的“對手戲”。

華帝退款操盤手:8千萬營銷完爆20億蒙牛,為上位踢走60歲創始人

上述分析師認為,華帝產品高端化形象拉昇,體現在產品層面,就是2017年華帝產品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45.47%,提升了2.94個百分點。

實際上,擅長事件營銷的潘老闆也曾在各家企業年會比拼時,讓華帝賺足了話題。2017年2月,華帝年會上,潘葉江設置的年終抽獎獎品為1部奧迪A3、1部豐田雷凌、5臺蘋果筆記本電腦等。有網友直呼“別人的年會只是個會,華帝年會直接送奧迪”。

接班人“踢走”60歲創始人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句《孫子兵法》中的名言,對於華帝依然適用。

如果從上世紀末創業算起,華帝少帥潘葉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創二代”。如今的華帝最初是由潘葉江的父親潘權枝與黃文枝、黃啟均等7人共同創立的。

同時,潘葉江還是一位廚電行業創業老兵。21歲時,潘葉江在小欖創辦了優加電器,為國內外的客商代工小家電。後來,優加電器與潘氏家族的另一家公司“百得廚衛”合併,成立百得集團,潘葉江也由優加電器的董事長,變為百得集團的董事長。

華帝退款操盤手:8千萬營銷完爆20億蒙牛,為上位踢走60歲創始人

2012年12月,父輩的華帝與潘葉江的百得集團合併,華帝斥資3.8億元,收購百得集團。潘葉江當選華帝股份的副董事長。由於奮進投資對百得廚衛100%控股,華帝收購百得廚衛後,奮進投資成為華帝第二大股東。而奮進投資的實際投資人是潘氏三兄弟,其中潘權枝持有32.5%股權,潘錦枝與潘垣枝各持22 .5%股權,他們分別是潘葉江的父親、二叔、三叔。加上潘權枝之前在華帝所持股份,潘氏家族直接和間接控股華帝15.3063%股權。

2015年9月29日,由潘葉江、潘垣權、潘浩標三位董事長提議召開華帝股份董事會,並以“為經營業績不佳”為由將原董事長黃文枝公開罷免,當天潘葉江就當選新一屆的董事長。

黃文枝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鄰近退休的他會被自己選定的接班人給罷免了,黃文枝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闡述了自己感受:“我多次跟他說過,我們是踏腳石,不是絆腳石,大家早就選定他為接班人。現在他將老人們一腳都踢出局外,大家怎麼受得了。20多年來,7個創始人對華帝都是有感情的。”

而早在2014年,潘葉枝就控股了華帝。2014年7月2日,華帝股份的控股股東九洲投資的合夥人黃文枝、鄧新華及奮進投資的合夥人何伯榮分別與潘葉江簽訂《財產份額轉讓協議書》,交易前,黃文枝是華帝股份的實際控制人;這次交易後,潘葉江間接持有上市公司3384 .22萬股,比例為9 .43%,為單一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最大,成為上市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

2016年,黃文枝等部分“七君子”成員曾為此起訴華帝股份,但以敗訴告終。

事實上,這個資本局做的確實漂亮。在強勢資本下,創業元老以徹底出局告終。這就像廣東省中山市禾元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忠所言:“通過資本的手段,做到了不違反法律達成自己目的。”這也是潘氏家族的精明之處。

能定戰略也是資本運作高手

拋開明爭暗鬥的歷史,潘葉江帶領下的華帝,不僅破除了“廉頗”老矣的形象,還回歸了廚電領域三強。而這背後,與潘葉江制定的“3年100億,5年做第一”的強勢目標脫不開干係。

2016年5月,潘葉江直接拋出“用信念突破一切邊界”的思想,明確提出了華帝的多元化戰略:華帝現有產品線是灶具、煙機、消毒櫃、熱水器、櫥櫃、淨水器,以後,華帝將發展現代生活電器,商用和民用供熱、供暖等產品,圍繞廚衛產業做大文章。

華帝全渠道的發展,為“三年一百億”的後續市場發力提供了保障。在2015年的年度報告中,華帝新增專賣店576間、鄉鎮專櫃店832間、櫥櫃經銷店60家,增加社區網點384家。公司已累計授權建立KA門店2079間、標準專賣店2726間、鄉鎮專櫃店5513間、櫥櫃經銷店335家、社區網點384家。

與方太、老闆的相比,華帝潘葉江擁有一項獨特優勢——嫻熟的資本運作能力。這有可能是華帝后來居上,趕超方太、老闆的獨門“秘笈”。因為方太堅持不上市,而老闆董事長則堅持“不玩併購”。這種紮實的作用固然可以保持穩健,但在擅長資本運作的高手而言,簡直就是太低頻了。

潘葉江很快顯示他在資本方面的長處:2016年4月18日,華帝股份董事會以低於股票現價的價格對18名管理人員推行股權激勵,總額最高達千萬元,並明確將解鎖條件與三年百億的目標實現掛鉤。

2016年的解鎖目標顯然已經實現,營業增長率目標為15%,實際為18.15%;淨利潤增長為25%,實際完成57.67%。華帝盈利能力一改2010年至2015年的下行頹勢。

同年,華帝股票從年初13.10元一路上漲到4月14日的34.08元,漲了2.6倍。實現了市值100億的目標,市盈率達34.55倍。

營收方面,潘葉江也在不斷髮力,2016年全年華帝實現營業收入43.96億元,2017年度華帝股份營業總收入為57.31億元。2018年一季度,華帝股份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單季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23%;歸母淨利潤1.2億元,同比增長50%。 21世紀互聯網已經是趨勢了,你是否想過利用趨勢改變你賺錢的速度,詳情請點擊瞭解更多或者私信回覆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