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萨姆帮的“茅草屋”,仿佛让人回到了我国上世纪四十年代!


在印度阿萨姆邦的很多村庄,当地土著人用粘土和竹子筑造房屋。

阿萨姆是傣族的别称,最早记载于中国玄奘编著的《大唐西域记》中,称为“迦摩缕波国”,玄奘曾经受邀当地国王拘摩罗到该国讲法。13世纪,傣族在此建立阿豪姆王国,阿豪姆王国在第一次英缅战争中被英国占领,1947成为印度的阿萨姆邦。

屋采用泥土墙壁和竹草屋顶结构,在竹竿上铺上一层棕榈叶子,形成了一道简单的围墙,就如同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茅草屋,很有土著人的风格。

这种土房颇有一种农村的田园风光,但与我国的田园风情又有很大差距。

关于阿萨姆名称的来历,大体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阿萨姆”这个词来自梵语中“阿苏玛”一词,意为出类拔萃的、无双的。因为阿萨姆邦的自然景色极其秀丽,举世无双,所以得名;另一种意见认为,“阿萨姆”的意思是起伏不平的山地,该邦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属于崇山峻岭和崎岖不平的丘陵地带,所以叫阿萨姆邦;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阿萨姆”这个词是“阿豪马”一词的变音,即缅甸的一个名族的名字,因其曾经统治过这个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