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而鄙贱,无用而高贵——猴与猿的迥异待遇

有用而鄙贱,无用而高贵——猴与猿的迥异待遇

书法拼图

猿与猴之间,古人有所轻重,其端倪见于先秦。庄子寓言「狙公赋芧」与「吴王浮于江」两则,把「狙」(猴)损得很厉害。「狙公赋芧」是成语「朝三暮四」的出处,猴子轻信愚蠢不烦赘言。「吴王射狙」则讲一猴卖弄敏捷,吴王射之不中,乃命随从「趋射之」,最后「狙执死」。吴王认为它「伐其巧恃其便以敖(傲)予」,是自取其祸。而对于亦「巧」亦「便」的「猿」,庄子独无贬词——「王独不见夫腾猨(猿)乎?其得柟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树上腾猿可以睥睨后羿蓬蒙,能搏吴王之矢的灵猴却不该「见巧于王」。主张「非彼无我」的庄子,显然在猿、猴之间厚此薄彼。又《淮南子》记载:「楚王亡其猨,而林木为之残。」这是说楚庄王爱惜所豢养的猿,与狙公愚弄自家猴子异趣。《吴越春秋》中居心叵测的猿公与越处女比剑,亦以白猿飞上树逃脱告终。两厢对照,猿与猴行止类似,结局迥异。

有用而鄙贱,无用而高贵——猴与猿的迥异待遇

清 余省、张为邦合绘《兽谱》中状貌与猿猴相似的异兽 故宫博物院藏

深受道家影响的阮籍,发微庄子的观点,写过一篇《猕猴赋》,将猴子批判上升到理论化的高度:

夫猕猴直其微者也,犹系累于下陈。体多似而匪类,形乖殊而不纯。外察慧而内无度兮,故人面而兽心。性褊浅而干进兮,似韩非之囚秦。扬眉额而骤眒兮,似巧言而伪真。藩从后之繁众兮,犹伐树而丧邻……

瘦小而丑陋,聪慧而不节制,性急又虚荣,巧言令色,成群结伙,摧残树木……阮籍对猕猴的这番观感完全可以移来月旦孙行者,或者,任何他鄙夷厌憎之人。毫无疑问,在「善为青白眼」的阮籍笔端,猴象征着小人。

有用而鄙贱,无用而高贵——猴与猿的迥异待遇

清 余省、张为邦合绘《兽谱》中状貌与猿猴相似的异兽 故宫博物院藏

同为魏晋时期,猿在葛洪的《抱朴子》中却代表君子——周穆王南征,「君子为猨为鹄,小人为虫为沙」。国人尚古,凡是上溯至三代的记载,无论信实与否,都影响深远。唐人李德裕援引葛洪所言,并集合猿的众多优点(善鸣、仁慈、有度),以一篇《白猿赋》继续在猿猴之间辨别君子小人:

昔周穆之南迈,将奋旅于湘沅。既只轮而无返,化君子以为猿。嗟物变而何常,故族类而始蕃。或哀吟于永夜,或清啸于朝暾。峰合沓以连响,水潺湲而共喧。矧三声之未绝,感行客之销魂。观其虽为异物,而犹善处。动不为暴,止皆择所。……彼沐猴之佻巧,虽貌同而心异。既贪婪而鲜让,亦躁动而不忌。

有用而鄙贱,无用而高贵——猴与猿的迥异待遇

新用户注册《紫禁城》APP即可免费获赠2017年全年电子杂志

在其序中,李德裕还提到其创作动机是由于汉人傅玄的《猿猴赋》将猿与猴同等看待,所以才「作赋以辩之」。其实到了唐代,猿与猴的意象早已高下立判,当「啼猿」承载着人生离别的意象广为诗人歌咏时,猕猴每每在笔记小说中扮演花脸或丑角。

有用而鄙贱,无用而高贵——猴与猿的迥异待遇

清 余省、张为邦合绘《兽谱》中状貌与猿猴相似的异兽 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重猿轻猴的观念形成,汉学家高罗佩提出过这样的解释:

猴子不时走出山林,出没于人类居住区搜寻食物,因而常见且易捕,是日常生活中习见的动物。被驯服的猴子还能为游走江湖的杂耍艺人承担部分表演,用它们聪明的小把戏娱乐男女老少。相反,猿则居住于原始森林最上层的华盖之中,不见踪影也极难抓捕,因而被视为有仙人或妖精出没的深山幽谷中的神秘居民。于是,猴子逐渐成为人类精明狡诈而又愚昧轻信的品性的象征;而长臂猿则是远离世俗生活的超凡、神秘世界的标志。

这话说得在理。值得补充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博物学知识虽然不够扎实,但君子小人之辩却始终是文学上的重大主题,很多鸟兽草木也都和猿及猴一样被扭曲成寄托褒贬的工具。

有用而鄙贱,无用而高贵——猴与猿的迥异待遇

清 余省、张为邦合绘《兽谱》中状貌与猿猴相似的异兽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人的物尽其用,并不仅仅体现在借题发挥上。易于捕捉的猴子,还被当作药材和食材广泛地使用。关于猴的称谓及功用,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本草纲目》录有较为深入的考据:

猕猴,释名:沐猴、为猴、胡孙、王孙、马留、狙。

沐猴、母猴、为猴、胡孙、王孙、马留和狙,都是猕猴的别称。历代注疏家不曾讲清楚「沐猴」、「母猴」、「为猴」、「猕猴」之间的关系,李时珍则梳理得十分通顺——因为猴爱洗脸而称为「沐猴」,「沐」、「母」、「弥」音似而讹,「为(為)」「母」形似而讹,所以「为猴」即「母猴」即「沐猴」即「猕猴」。这种解释弥缝众说,逻辑上显得合理(虽然未必如此)。而在马厩中养猴有利于预防马瘟的说法,也被李时珍采信,其后还援引《马经》所谓「马厩畜母猴……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来说明雌猴尤为给力。此外,猴肉主治「诸风劳」,猴头骨主治「瘴疟」、「小儿惊痫」、「鬼魅寒热」,猴手主治「小儿惊痫口禁」,猴屎主治「蜘蛛咬」、「小儿脐风、撮口及急惊风」也被一一述及。总之,在医家眼中,「贪婪而鲜让」的猴子一身都是宝。

有用而鄙贱,无用而高贵——猴与猿的迥异待遇

《本草纲目》中的猕猴、猨、狨、果然、猩猩、狒狒

按照国人习惯,入药与食补总是相辅相成。关于怎么吃猴子,李时珍建议「酿酒」「作脯」,并收集了「南方以猕猴头为鲊」,「粤民喜啖猴头羮」及「巴徼人捕猴,盐藏,火熏食,云甚美」等方式供大家参考。

至于猿,《本草纲目》将之附录于猕猴之后,除了形象华美、性格仁静、啼声凄切,值得歌咏之外,只能治疥痔之疾。

猴有用而鄙贱,猿无所用而高贵,这道理倒也符合老庄「无用之用」的哲学。

有用而鄙贱,无用而高贵——猴与猿的迥异待遇

《山海经》中的异兽狌狌与白猿

儒家讲君子小人,道家讲无为安静,这都是活泼好动的猴子奉承不了的审美体系。唯独释家认可众生平等,猴的异数乃出现在讲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在《诗话》中现身的猕猴王,其形象是高洁的「白衣秀才」而非现成的「沐猴而冠」,法师称呼它为「猴行者」、「大明贤」而不是「胡孙」、「马留」。猴行者高洁神勇,不仅与先秦以来文学中的猕猴形象迥异,亦比元杂剧中好色有妻的孙悟空及明小说《西游记》中毁誉参半的孙大圣显得忠厚纯粹。关于取经系列故事中猴行者的原型,胡适与鲁迅曾有国货还是舶来品的争论。在这里,我倒更倾向于胡适的说法——若不是受佛教审美影响,三藏法师的大弟子完全可以由猿来充任,又何必猴?

有用而鄙贱,无用而高贵——猴与猿的迥异待遇

《西游真诠》中的玄奘法师形象

有用而鄙贱,无用而高贵——猴与猿的迥异待遇

《西游真诠》中的孙行者形象

但既然已经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猴,就很难一朝洗白。通过引证《本草纲目》,已可知《西游记》中「弼马温」与「猴头」这两个轻描淡写的詈词,蕴含了多少轻蔑与恶意。倘若《本草纲目》中有关猴头羹的说法还不够「动人」的话,不妨再抄一段更为「舌尖中国」的记载:

《临海水土志》曰:「安家之民……皆好猴头羮,以菜和中以醒酒,虽(杂)五肉臛不及之。其俗言:『宁自负人千石之粟,不愿负人猴头羮臛。』」

有用而鄙贱,无用而高贵——猴与猿的迥异待遇

《西游记》故事情节插图

有用而鄙贱,无用而高贵——猴与猿的迥异待遇

《西游记》故事情节插图

原文来源:《紫禁城》2016 年1月刊《「猴头」与「猿啼」》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