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被接管的思维导图分析

安邦被接管的思维导图分析

对此事件,网络上已经有很多的分析文章,不再赘述。

只需要抓住三点:

第一、保险公司被接管要么是在风险管理上出现漏洞,要么是出现经济犯罪行为,这在《保险法》第145条当中有明确规定。

第二、接管是为了及时预警,避免更大的风险出现,这也是为了确保保险公司保险的措施之一。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把公司的管理走上正轨,引入更体质的资本,提升偿付能力。

第三、对于已经选择安邦公司产品的客户来说,不必过于恐慌,按照《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即便最终破产,保证利益也会兑付至少90%,这是有政策和资金支撑的。只是在保证以上的预期利益是有不兑付可能的。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过往的两家保险公司接管过程中(新华人寿和中华联合人寿),均实现了平衡过渡。

第四、在未来在做保险选择时,一定不要选择激进型公司,本质上保险公司还是金融平台,短期高收益的兑付需要更激进的投资来实现,这是偏离了保险的根本。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脱离正常速度的超速扩张往往是风险的预兆,一定引起警惕。毕竟选择保险产品的出发点是为了放心,如果总是担心,便得不偿失。

保险看的并非短期收益,换取收益的要素当中,一个是风险,一个是时间,而险资投资属于后者。对于以稳健、长期投资为核心的保险公司来说,通过长期投资获得的收益一定优于短期型公司。

第五、那什么样的保险公司会在稳健与收益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可通过几个方面去判断。

关于稳健:过往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公司规模、股东背景等

关于收益:过往的分红水平、项目参与情况等

第六、如果还纠结于保险公司的风险,那想一想如果只是由自己做风险管理,又会有哪些风险?一家在严格监管下的公司都难免出现冒进的行为,何况那躁动的个人以及偶尔不理性的行为。

【问一问,一个身高1米8的人会淹死在1米5深的河里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