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助困——“牵手行动”——走进河源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的号召,佛山市旅游协会积极参加了省民政厅关于开展百家社会组织走近留守和困境儿童的“牵手行动”。7月9-10日我协会联合近10家社会组织共同走访慰问了河源市紫金县儿童福利院,以及横径村、新庄村、上庄村、黎坑村、袁田村等5个村共14户贫困家庭,从帮教助学、成长教育、心灵关怀、扶贫帮困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关爱行动。

扶贫助困——“牵手行动”——走进河源

7月9日上午,河源市紫金县儿童福利院

帮扶对象:福利院17名儿童,分别为残疾儿童,智障儿童。

下午市旅游协会按照计划,分成了3组,分别到8户贫困孩子的家里落户探访,并赠与现金、花生油、大米、儿童牛奶、书籍、餐具等物资,希望可以稍稍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

7月9日下午,河源市紫金县横泾村、新庄村、上庄村

帮扶对象:8户家庭。

在入户探访横径村贫困户小豪家时,市旅游协会在与小豪的奶奶交谈中得知,小豪家是离异家庭,他的妈妈已经好几年未回家了,一直以来都是奶奶和爸爸在带小豪和小豪哥哥,由于从小缺少母爱,虽然家里比较困难,但是爸爸和奶奶对小豪和小豪哥哥一直比较宠爱,希望能够从各方面能够补偿他们母爱的缺失。当得知小豪和小豪哥哥十多岁了还不会自己煮饭时,佛山市旅游协会秘书长曾爱萍亲切的对小豪奶奶和爸爸说,家长应该让小孩多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自立能力,要让他们知道生活的来之不易,长大以后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中立足,比如要早些教会他们自己做饭、洗衣服,甚至一些简单的农活也可以在他们学习之余参与进来,如果一味的溺爱他们,过多的代替孩子完成一些理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不是爱他们,是害了他们呀。听完曾爱萍秘书长的话,小豪奶奶和爸爸很是后悔,并表示以后会多多的让孙子锻炼起来,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

期间“救援小组”徐奶奶主动与小豪家人互动,一起做了简单的小游戏并教会他们其中的一些道理,拉近了父子之间距离。大家其乐融融,气氛温馨感人。

通过这次活动,市旅游协会对走访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协会党支部在对这些家庭和孩子奉献爱心的同时,也对下一步的扶贫助困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划。曾爱萍秘书长于7月11日上午在协会办公会议上简要总结了这次“牵手行动”的所见所闻及走访活动的重要性,并表示对这些困境儿童的关爱还有待进一步发扬,给予的相关物资资助和情感关爱是最基础的,更重要的是市旅游协会要真正的深入基层,通过与福利院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多做留守儿童急需的关爱工作。市旅游协会希望这样的“牵手行动”能持续接力下去,把爱心传递开来。希望在市旅游协会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为扶贫助残出力,给这些残疾的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和困境儿童问题,佛山市旅游协会号召全社会,重视留守和困境儿童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在学校,老师要称当“爱心妈妈”的角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鼓励他们与他人多交流,避免长期沉默寡言,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

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全日制寄宿等服务等。这一点地方政府还是要投入资金、人力等来完善此事。

3、确定监护人员、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让他们有归属感,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4、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要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状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

佛山市旅游协会呼吁:“留守和困境儿童问题”应成为学校、家庭、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和义务,市旅游协会应该共同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得到更多关爱,让他们在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

特别鸣谢:

河源市紫金县民政局

河源市紫金县商业服务协会

广东省健康养生协会

广州新育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美名扬健康粮油连锁机构

广东省岭南教育慈善基金会

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

广州市致诚法律助援研究中心

广东省心怡科技公益基金会

东莞市横沥镇隔坑村社区服务站

广东救援辅助志愿者协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