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特稿】扶贫助困“大决战”,这家天津企业拼了…

都市渐行渐远,越野车跨越平原进入山区,山上的树还没有返绿,一眼望去光秃秃的。不经意间,第一次出远门的尚绪娜已在手机里存下了上百张风景照。

  连续5个多小时在山里转圈圈,风景变得乏味,手机快门渐渐慢了下来。

  夜里11点,尚绪娜此行目的地到了,12个小时行程1500公里,从天津静海区到甘肃镇原县。

  作为天津金仓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仓互联网”)代表,此次来镇原,尚绪娜协助公司董事长刘光昭精准对接扶贫项目。

发现好货

  高高的梯田,细细的黄土,一阵风过黄沙漫天;纵横的沟壑,遍地的牛羊,一声信天游惹泪流。

【津云特稿】扶贫助困“大决战”,这家天津企业拼了…

  站在高岗上,黄土和蓝天在地平线交汇,尚绪娜不知道黄土有多深,高原有多远。拉近视线,两户人家隔沟相望,中间没有路,走过去不知道要多久。

  再近些,是散养的牛羊,看不到放牧人,或许牛羊认识回家的路。

  在黄沙中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车,尚绪娜一行来到一户村民家里。羊圈在院子后头,一只母羊刚刚产仔,令人没想到的是,胎盘还没有脱落小羊就能自行站起来行走了。

  村民说,这不是个例,这里的牛羊、土鸡等畜禽,个个健硕。一来这里基本没有工业污染,二来畜禽以野草、柴胡(中草药)为食,以小河流水为饮,以漫山高原为家,比喂养饲料长大的畜禽体质好,肉质鲜。

【津云特稿】扶贫助困“大决战”,这家天津企业拼了…

  尚绪娜捡回了几个当地土鸡蛋,个头比养殖场的鸡蛋略小,不过蛋黄大颜色纯。

  家兔养殖在当地是特色,窑洞里冬暖夏凉,是兔子繁育的理想场所,饲料全都是山上的野菜,虽然兔子个头不大,但筋骨可比平原地区的强不少。

  当年,静海区和镇原县扶贫助困对接时,帮助当地建设起几家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的家兔养殖厂,如今已初具规模。

  镇原的核桃、黄花菜、中药材,长势都不错,尚绪娜发现了不少好货,这要是放在金仓互联网平台上出售,准能成为抢手货。

好货难卖

  好货不愁卖,可眼下镇原的村民却捧着好货找不到买家。就拿家兔来说,平时家兔主要销售到四川、重庆等地,近来麻辣兔头成了川菜中的宠儿,从收购、屠宰到制售,这两个地区有完整的产业链,镇原的家兔原本是畅销货。

【津云特稿】扶贫助困“大决战”,这家天津企业拼了…

  可因为疫情影响,两地工厂没有复工,物流车辆进不来出不去,眼看即将出栏的家兔没人要,牛羊同样如此,养殖户犯了难。

  尚绪娜和金仓互联网董事长刘光昭分头行动,连续走访了13个村,家兔、牛羊、土鸡、核桃、黄花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滞销。对水资源匮乏的镇原来说,种地的收入比养殖差远了,养殖业是村民一年主要是收入来源。

  不能因为疫情的影响,让这么好的东西砸在村民手里。刘光昭当即决定,将村民手里的好货收上来,通过金仓互联网平台卖到天津。

  尚绪娜参与了和当地村民的回收接洽,她发现,疫情之前当地家兔的回收价格为5.5元/斤,疫情发生后下降到4.6元/斤。

  如今,专门向村民收购农产品的“贩子”减少,即便收购,“贩子”还要再压低价格,如此一来村民就赔本了。

  为了给农民增收,刘光召打算在养殖户集中的村子建立爱心回收站,撇开“贩子”,由爱心回收站直接从村民手里收购农产品,回收价格为6.3元/斤,比疫情发生前还要高。

  当村民听说刘光昭的报价后,纷纷找到爱心回收站洽谈合作。

  离开镇原的前一天,一位老奶奶领着七、八岁的孙子找到刘光昭,祖孙俩连背带抬的走了5里地送来一个鼓鼓囊囊的袋子。

  小孙子鞋子和裤脚上沾染了厚厚的黄土。放下米袋,稚嫩得小手捧出一捧金灿灿的小米递到刘光昭跟前。老奶奶说,这是家里新收的小米,让刘光昭带回去尝尝。

  从静海与镇原对接扶贫开始,刘光昭先后8次前往镇原调研,对镇原的小米再熟悉不过。

  小米虽然不值什么钱,却是老奶奶一家对企业的感谢,这比黄金还贵。

  老奶奶的家兔卖了好价钱,小孙子下半年的学费有了着落。

寻找屠宰场

  回收家兔,刘光昭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镇原当地没有家兔屠宰场,天津地区一时也找不到。

  镇原县相关部门联系了甘肃平凉市的3家屠宰场,刘光昭驱车200多公里前去洽谈,却发现这3家屠宰场没有家兔屠宰资质,2天时间只睡了不到8小时,却无功而返。

  眼看回收来的5000只家兔就要装车了,没有屠宰场就意味着家兔到了天津,只能暂时再找到地方养起来,先不说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养殖厂,单是装卸的人工成本一项就是比不小的开支,如此一来,这批货赔大了。

  留给刘光昭的时间不多了,从镇原回津路上,他一路寻找屠宰场,除了倒替开车,剩下的时间几乎全部在联系屠宰场。

  得知河北张家口有场地,绕路直奔目的地,无奈对方开价太高。又听说保定有眉目,他又南下去寻找。

  终于在保定找到了一家有资质的屠宰场,不过屠宰场还没有完全复工,一时无法完成大批量订单。

  刘光昭软磨硬泡甚至不惜抬高屠宰价格,最终谈成合作。

  从镇原来津的家兔,先行到保定屠宰,封装好再来津销售。从镇原经保定来天津正好顺路,节省了运输成本。

  双方洽谈成功后48小时,第一批家兔从镇原装车发货。

货从镇原来

  在镇原考察期间,尚绪娜就将镇原当地的特产陆续发到金仓互联网平台上,后台技术人员加大了推广力度。前期“预热”情况不错,已经有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始下单了。

【津云特稿】扶贫助困“大决战”,这家天津企业拼了…

  3月23日,第一批5000只加工好的镇原家兔到货,短短5天销售一空。接下来,3000只土鸡、5000枚土鸡蛋陆续到货,如今已经销售过半。在金仓互联网展厅,来自镇原的牛羊肉、小米、胡麻油等农产品陆续上架。

  刘光昭介绍说,当下公司B端客户主要集中于本市200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餐厅,各餐厅通过“金仓商城”网络平台下单,公司有专门的物流配送车定点配送。

  公司正在大力发展C端个人客户,个人通过网络平台下单后,同样享受配送服务,可以送至个人单位、物业、居委会等制指定网点。

  静海区一家事业单位职工王鹏通过“金仓商城”下单购买了三斤土鸡蛋和一只土鸡,第二天就拿到了货。

  接下来,镇原特色农产品将陆续抵达天津。

  线上平台维护、线下消毒、农检、物流、配送等环节,刘光昭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为了早日帮助镇原村民脱贫,金仓互联网拼了。

  津云新闻记者 王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