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要有以下七重境界,你认同不?

写材料要有以下七重境界,你认同不?

古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立言就是为社会贡献好文章。对我们写材料的人来说,就是要为单位或领导写出好材料。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材料呢?清代学者王国维说,文有境界自成高格,并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依此引申,写材料是否也有境界之别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初浅地认为,写材料亦要有以下七重境界。

第一境界:“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说的是做学问要有长期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同样,要写好材料,必须耐得住寂寞,长坐冷板凳、练好基本功,有厚重的文字和文学基础修养。尤其是要精通语法,学习好逻辑,深入研究修辞,反复锤炼语言。为此,必须做到“六多”,即多观察、多读书、多积累、多练笔、多思考、多修改。不论是写什么材料,都要简洁凝练,努力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认真向书本、向实践、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增加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和水平。毛泽东主席的文章里,用很简短、很精炼的文字表达很深刻的思想的例子随处可见。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眼前弱小的革命力量的光明而伟大的前途、用“实事求是”概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等等,不胜枚举。

第二境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材料必须切合政治、跟随形势、贴近实际、紧扣热点,彰显鲜活时代特征。写材料的人,必须政治立场坚定,价值观念正确,有大局观念,对时代要有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要有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要有一种责任和使命,全身心释放着正能量。写材料要想真正做到“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不“空对空”,就必须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基层的空气”,把握“工作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本地本部门发展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生活,为正能量而唱。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凡人心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兴于诗歌矣。”写材料是个政策水平要求高、艰苦枯燥的工作,只有带着感情满腔热情地去写,才能把材料写好、写活、写出水平来。写材料特别是典型材料的写作,不用情、不用心是写不好的,最起码是写不深刻的。“情人眼中出西施”。写材料不用情用心,就会觉得事事平凡、无可写处,于平凡中肯定是发现不了亮点、写不出特色的。反之,就会发现事事能总结出特色、处处能挖掘出亮点,可以信手拈来,随手写去。尤其是对人物典型的写作,要带着浓厚的深深的感情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与人物的心灵相碰撞,产生共鸣,人物才能成为典型。写人物,特别是写典型人物,其事迹首先要感动自己,让自己对人物有感情,心灵相通,试想,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人物,不可能感动编者和读者。

第四境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材料也同摄影一样,要讲究角度。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表现材料的主题,往往能决定一篇材料的优劣。所谓角度,就是写材料的入手处、落笔点。选角度,就是找出最有利于表现主题的事物事件的那个侧面。写材料虽然事先就规定了“范围”,但并没有规定写作的角度,角度抓得好,材料一起笔便引人入胜。最佳写作角度要符合两个要求:首先,角度要小,以小见大。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小,集中一点,走笔成文,效果就好。其次,角度要新,以新出奇。所谓“新”,就是不落俗套。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见解也就不同。有些材料,写出来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儿见过,这除了材料陈旧之外,主要是写作角度不新,无法议论出新意来。必须明白,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官场小说

第五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就是要为材料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材料成败的关键。材料写得好不好,立意一直是领导或读者关注的焦点。立意高,境界就远,思路也会阔,就会别有洞天。一篇材料,不管你的语言多么优美,只要你的立意不高或偏离了要求,就不可能得到一个好的评价。可见,材料的写作过程中,立意切不可等闲视之。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清代王夫之更是将“意”(即主题)比作三军之统帅。“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文以意为主,它制约着文章内容的展开和表达形式的选择。立意是材料的“灵魂”,意在笔先,然后着墨。写材料要跳出“就事论事”和“局域论”的误区,要有发散性思维,学会延伸,放大时空,由表及里,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来布局谋篇,善于高屋建瓴,善于升华主题。

第六境界:“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写材料要吸视听、抢眼球,关键是创新出彩,少步人之后尘,少嚼人之剩馍,力避呆板、老套、概念化。一篇好材料,重要的标准是义理创新,“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文章自古贵创新,创新是高境界,也是必要要求。“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力主文章必须创新,“惟陈言之务去”。戴复古主张:“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郑板桥尤喜简洁凝练与创新出彩,由衷地赞美:“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创新出彩,可表现在标题、词句、观点、方法、表述、结构、体裁、风格、理论体系等等方面。而在实践当中,标题与观点的创新最为重要。一篇材料创新出彩、形成亮点之处,可能就一两个标题或一两个独到的观点,几十个字。有了它,就能使材料亮起来,让人开卷获益,爱不释手。

第七境界:“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难于质。”材料的至境也是质朴自然,不矫揉造作,不故弄玄虚,不佶屈聱牙。质朴自然并非拒绝雕饰,而是雕饰之后又不露痕迹,是饱经历练而臻于炉火纯青,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真正质朴自然的语言,应该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样的语言。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自然天成,但一个“绿”字,却是经过“到”、“满”、“入”、“过”等数易而后得之,最终达到《庄子》所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